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聚众斗殴罪若干实务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聚众斗殴罪的概念和基本犯罪构成第11-22页
 第一节 聚众斗殴罪的概念第11-12页
 第二节 聚众斗殴罪的基本犯罪构成第12-22页
  一、关于“聚众”的分析第12-15页
  二、关于斗殴的分析第15-17页
  三、关于首要分子的分析第17-19页
  四、关于积极参加者的分析第19-22页
第二章 聚众斗殴罪的派生犯罪构成第22-29页
 第一节 聚众斗殴罪的行为加重犯的认定第22-24页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理论剖析第22-23页
  二、关于多次的认定第23-24页
 第二节 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加重犯的认定第24-25页
  一、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理论剖析第24页
  二、关于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认定第24-25页
 第三节 聚众斗殴罪的地点加重犯的认定第25-26页
  一、对公共场所和交通要道的理论剖析第25-26页
  二、关于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认定第26页
 第四节 聚众斗殴罪的手段加重犯的认定第26-29页
  一、关于持械聚众斗殴的理论剖析第26-27页
  二、关于持械聚众斗殴的认定第27-29页
第三章 聚众斗殴罪的修正犯罪构成第29-36页
 第一节 聚众斗殴罪的预备第29-31页
  一、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第29-30页
  二、聚众斗殴罪犯罪预备的认定第30-31页
 第二节 聚众斗殴罪的中止第31-33页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第31-32页
  二、聚众斗殴罪中止犯的认定第32-33页
 第三节 聚众斗殴罪的未遂第33-34页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第33页
  二、聚众斗殴罪未遂的认定第33-34页
 第四节 聚众斗殴罪的主从犯第34-36页
第四章 聚众斗殴转化犯的犯罪构成第36-44页
 第一节 聚众斗殴转化犯的法律价值第36-37页
 第二节 聚众斗殴转化犯的前提条件第37-39页
 第三节 聚众斗殴转化定罪的主体范围第39-42页
 第四节 聚众斗殴转化犯的故意内容第42-44页
结束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未成年人犯罪处罚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我国缓刑制度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