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一、导论 | 第10-23页 |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1.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3-15页 |
2. 网络治理理论 | 第15-16页 |
3. 区域发展相互依赖理论 | 第16-17页 |
(三) 国内外政府间关系研究综述 | 第17-22页 |
1. 西方学者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 | 第17-19页 |
2. 国内学者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 | 第19-22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 比较研究方法 | 第22页 |
2. 文献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3. 规范研究方法 | 第23页 |
二、中国省级政府间关系概述 | 第23-36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1. 地方利益 | 第23-24页 |
2. 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24页 |
3. 省级政府间合作互动 | 第24-25页 |
(二) 我国省级政府间合作关系的主要内容与组织形式 | 第25-27页 |
1. 主要内容 | 第25页 |
2. 主要组织形式 | 第25-27页 |
(三) 中国省级政府间关系的发展 | 第27-30页 |
1. 传统体制的改革 | 第27-29页 |
2. 省级政府间合作制度的变迁 | 第29-30页 |
(四) 中国省级政府间关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1. 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 | 第31-32页 |
2. 地区市场分割 | 第32-33页 |
3. 跨地区性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 第33-34页 |
(五) 中国省级政府间关系进一步调整的必然性 | 第34-36页 |
1. 政府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取向 | 第34页 |
2. 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34-35页 |
3. 维护本地利益、共同应对外部挑战的需要 | 第35页 |
4. 现有治理机制的不足 | 第35-36页 |
三、国外政府间关系现状分析及借鉴 | 第36-41页 |
(一) 政府间关系调整的分权改革 | 第36-37页 |
(二) 政府间的合作趋向 | 第37-39页 |
(三) 地方治理的多中心化 | 第39-41页 |
四、中国省级政府间关系模式的现实选择 | 第41-50页 |
(一) 构建省级政府间合作关系良性运行的制度环境 | 第41-45页 |
1. 完善区域法律体制建设、协调区域立法 | 第41-42页 |
2. 实行治理机制的多元化 | 第42-43页 |
3. 构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 第43页 |
4. 改革现行官员考核机制 | 第43-44页 |
5. 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制度性竞争秩序 | 第44-45页 |
(二) 规范省级政府间关系的主体行为 | 第45-47页 |
1. 构建科学规范的硬约束机制 | 第45-46页 |
2. 推进省级政府管理行为现代化 | 第46-47页 |
(三) 完善省级政府间网络组织 | 第47-50页 |
1. 建立规范性信任机制 | 第47-48页 |
2. 促进省级政府间合作组织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 第48页 |
3. 成立由法律保障的省级政府间关系管理机构 | 第48-49页 |
4. 构建快速高效的信息交流机制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