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前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17页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8-10页
     ·研究的背景第8页
     ·研究的目的第8-9页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文献综述第10-15页
     ·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第10-11页
     ·关于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研究第11-13页
     ·关于家庭教育与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相关研究第13-15页
   ·研究设计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研究的思路第15页
     ·研究框架第15-16页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6-17页
2 中学生道德社会化内涵、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第17-22页
   ·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内涵第17-18页
   ·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特征第18-19页
     ·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时代性第18-19页
     ·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矛盾性第19页
     ·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他律性第19页
   ·中学生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第19-22页
     ·中学生的道德意识淡薄第20页
     ·中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同感较低第20-21页
     ·中学生在道德活动中知行脱节第21-22页
3 家庭教育及其对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第22-33页
   ·家庭教育的内涵第22-23页
   ·家庭教育的功能第23-25页
     ·家庭教育在个体道德社会化中的功能第23页
     ·家庭教育在促进家庭和谐方面的功能第23-24页
     ·家庭教育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功能第24页
     ·家庭教育在补充学校教育方面的功能第24-25页
   ·家庭教育的特征第25-26页
     ·家庭教育的爱的维系性第25页
     ·家庭教育的早期性第25页
     ·家庭教育的感染性第25-26页
     ·家庭教育的及时性与灵活性第26页
     ·家庭教育的终身性与持续性第26页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第26-33页
     ·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第27-29页
     ·家庭教育中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对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第29-31页
     ·家庭教育中中学生自身因素对其道德社会化的影响第31-33页
4. 优化家庭教育,提升中学生道德社会化水平第33-39页
   ·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促进中学生道德社会化效能的提升第33-34页
   ·修正教育标准的单一化,促进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第34-35页
   ·转化中学生的受教育观念,促进家庭教育效能的发挥第35-36页
   ·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教育效能的实现第36-37页
   ·发挥学校教育系统性的优势,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第37-39页
5. 总结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市小学生的人身安全教育机制研究
下一篇: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研究--以重庆市二所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