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南安阳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6页 |
·本文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涵义及基本内容 | 第17-22页 |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涵义 | 第17页 |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 | 第17-22页 |
·社会公德 | 第17-19页 |
·家庭伦理 | 第19-20页 |
·个人道德修养及行为准则 | 第20页 |
·职业道德 | 第20-22页 |
3 对普通高中生进行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 第22-24页 |
·有利于提高普通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 第22页 |
·有利于促进普通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 第22页 |
·有利于奠定普通高中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 第22-23页 |
·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遗产 | 第23-24页 |
4 当前普通高中生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4-34页 |
·不良社会现象对高中生德育造成冲击 | 第24-27页 |
·道德滑坡现象增多降低了教育的效果 | 第24-25页 |
·大众传媒未能充分发挥其教育服务功能 | 第25-26页 |
·同伴群体的不良行为影响优秀传统道德的践行 | 第26页 |
·一些德育教育基地忽视社会效益 | 第26-27页 |
·学校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学校道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到位 | 第27-28页 |
·高考中优秀传统道德内容考核的缺失 | 第28-29页 |
·部分教师素质不高 | 第29-30页 |
·家庭中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忽视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 第30页 |
·重视智育,轻视德育 | 第30-31页 |
·部分家长素质和能力有限 | 第31页 |
·部分家长精力和时间有限 | 第31-32页 |
·学生自身的问题 | 第32-34页 |
·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 | 第32页 |
·对学习优秀传统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32页 |
·道德行为和道德认识不一致 | 第32-34页 |
5 加强普通高中生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对策 | 第34-41页 |
·社会、政府层面的对策 | 第34-35页 |
·净化社会风气 | 第34页 |
·规范大众传媒 | 第34-35页 |
·加强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 第35页 |
·加强德育教育基地建设 | 第35页 |
·学校层面的对策 | 第35-37页 |
·端正办学思想,克服应试化倾向 | 第35-36页 |
·加大优秀传统道德内容在高考考核中的比重 | 第36页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36页 |
·营造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校园文化 | 第36-37页 |
·家庭层面的对策 | 第37-38页 |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 第37页 |
·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孩子树立榜样 | 第37-38页 |
·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及时掌握孩子交友情况 | 第38页 |
·学生的自我教育 | 第38-41页 |
·加强学习,尽快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第38-39页 |
·主观上重视加强道德修养 | 第39页 |
·将道德认识内化为自身道德行为 | 第39-41页 |
6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9页 |
附表 A | 第44-47页 |
附表 B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