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页 |
一、政府职能转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8-15页 |
(一)政府职能与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 第8-10页 |
1、"政府职能"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 | 第9页 |
2、和谐社会的内涵 | 第9页 |
3、政府职能与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 | 第9-10页 |
(二)转变政府职能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 第10-15页 |
1、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 | 第10-12页 |
2、转变政府职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12-15页 |
二、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 第15-21页 |
(一)在职能模式上,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 第15-16页 |
(二)在职能重心上,从"单一经济中心论"到"经济社会并重和谐发展论" | 第16-17页 |
(三)在政府角色定位上,由"运动员"、"划桨员"、"管制员"向"裁判员"、"领航员"和"服务员"转变 | 第17-18页 |
1、政府应做好市场经济的裁判员 | 第17页 |
2、政府应扮演积极主动的领航员角色 | 第17-18页 |
3、政府应是公民的服务员、救生员 | 第18页 |
(四)在行政方式上,由"经验行政"、"统治行政"、"人治行政"向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转变 | 第18-20页 |
1、树立科学行政的理念 | 第19页 |
2、树立民主行政的理念 | 第19页 |
3、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 | 第19-20页 |
(五)在行政绩效上,从低效政府到有效政府转变 | 第20-21页 |
(六)在职能范围的调整上,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 | 第21页 |
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途径 | 第21-41页 |
(一)转变理念,以人为本 | 第22页 |
(二)加强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 第22-28页 |
1、引进治理理念,坚持社会管理的多中心治理原则 | 第22-23页 |
2、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的管理体系,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 第23-25页 |
3、建立健全社会控制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证 | 第25-27页 |
4、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第27-28页 |
(三)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 第28-32页 |
1、破除行政本位思想,树立服务行政理念 | 第28-29页 |
2、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 | 第29-30页 |
3、改革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 | 第30-31页 |
4、完善服务型政府的机制责任 | 第31-32页 |
(四)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依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 第32-34页 |
1、加强政府法制建设,依法界定和规范政府职能 | 第32-34页 |
2、加强监督,强化责任,保障依法行政 | 第34页 |
(五)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 第34-36页 |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第35页 |
2、加强绩效评估立法,实现绩效评估的法制化 | 第35-36页 |
3、建立多重绩效评估机制,促进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 | 第36页 |
(六)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 第36-39页 |
1、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同时加强后续监管 | 第37页 |
2、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建立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制度 | 第37-38页 |
3、对需要调整的审批事项,要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形成制度规范 | 第38-39页 |
(七)加强廉政建设,提高自治能力,建设廉洁政府 | 第39-41页 |
1、继续从制度、体制上逐步解决廉政建设问题 | 第39-40页 |
2、应通过建设透明政府来推动政府廉洁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