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关于品牌形象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关于品牌资产的研究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 2. 品牌资产及其评估方法 | 第16-28页 |
| ·品牌资产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16-19页 |
| ·品牌资产的定义 | 第16-17页 |
| ·品牌资产的实质 | 第17页 |
| ·品牌资产的来源 | 第17-19页 |
| ·基于财务会计的评估方法 | 第19-21页 |
| ·成本法 | 第19-20页 |
| ·收益现值法 | 第20-21页 |
| ·股票市值法 | 第21页 |
| ·基于市场力的评估方法 | 第21-24页 |
| ·英特品牌法(Inter brand) | 第21-22页 |
| ·《金融世界》( Financial World)方法 | 第22-23页 |
| ·北京名牌资产评估事务所方法 | 第23-24页 |
| ·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品牌价值评估模型 | 第24页 |
| ·基于消费者关系的评估模型 | 第24-28页 |
| ·品牌趋势模型(Equity Trend) | 第25页 |
| ·品牌形象力模型(Image Power) | 第25-26页 |
| ·品牌驱动力模型 | 第26页 |
| ·品牌资产十要素(Brand Equity Ten)模型 | 第26-27页 |
| ·品牌资产引擎(Brand Equity Engine)模型 | 第27-28页 |
| 3. 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研究 | 第28-38页 |
|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分析 | 第28-30页 |
| ·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研究 | 第30-36页 |
| ·消费者了解品牌,形成品牌态度过程的分析 | 第30-33页 |
| ·消费者对品牌资产评估过程分析 | 第33-34页 |
| ·消费者品牌选择过程分析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4. 功能饮料品牌资产构成因素分析 | 第38-51页 |
| ·品牌资产引擎模型 | 第38-40页 |
| ·功能性饮料品牌资产评估指标的构建 | 第40-42页 |
| ·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第42-47页 |
| ·专家顾问团的确定 | 第42页 |
| ·运用层次分析法 | 第42-47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 ·小结 | 第49-51页 |
| 5. 成都地区功能性饮料品牌资产实证研究 | 第51-62页 |
| ·研究过程的分析 | 第51-52页 |
| ·设计调查问卷 | 第51页 |
| ·样本抽样 | 第51-52页 |
| ·抽样样本基本面分析 | 第52-54页 |
| ·样本的性别构成分析 | 第52-53页 |
| ·样本的年龄构成分析 | 第53页 |
| ·样本的教育程度构成分析 | 第53页 |
| ·样本的职业情况分析 | 第53-54页 |
| ·样本的收入情况分析 | 第54页 |
| ·关于成都地区功能性饮料品牌资产的实证研究 | 第54-57页 |
| ·成都地区功能性饮料品牌资产分析 | 第54-56页 |
| ·品牌资产指标分析 | 第56-57页 |
| ·尖叫功能性饮料品牌形象研究 | 第57-61页 |
| ·品牌资产由品牌形象推动的原理分析 | 第57-58页 |
| ·分析过程 | 第58-59页 |
| ·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6. 全文总结 | 第62-6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 | 第62页 |
| ·对养生堂公司关于尖叫品牌营销建议 | 第62-64页 |
| ·加强功能属性 | 第62-63页 |
| ·加大增强免疫和营养成分的宣传力度 | 第63页 |
| ·开展体验营销 | 第63-64页 |
| 附录 | 第64-71页 |
| 附录一 专家调查问卷 | 第64-67页 |
| 附录二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有关计算公式 | 第67-68页 |
| 附录三 消费者调查问卷 | 第68-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后记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