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蛋白质高灵敏检测分子荧光探针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7页
   ·蛋白质检测的重要意义第12页
   ·蛋白质定量分析的方法第12-17页
     ·凯氏定氮法第13-14页
     ·浊度法第14页
     ·吸光光度法第14-15页
     ·共振瑞利散射法第15-17页
     ·毛细管电泳法第17页
   ·荧光分析法第17-25页
     ·内源荧光法第19页
     ·外源荧光法(荧光探针法)第19-25页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工作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灿烂甲酚蓝荧光探针法研究第27-39页
   ·实验材料第27-28页
     ·试剂第27-28页
     ·仪器第28页
   ·实验方法第28-30页
     ·仪器准备第28-29页
     ·溶液配制第29-30页
     ·检测分析方法第30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0-39页
     ·BCB-HSA体系荧光光谱第30-31页
     ·最佳分析条件的选择第31-34页
     ·工作曲线,检测限和精密度第34-36页
     ·共存物质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第36-37页
     ·对Tau蛋白R3多肽片段的分析第37-39页
第三章 吖啶橙荧光探针法研究第39-52页
   ·实验材料第39-41页
     ·试剂第39-40页
     ·仪器第40-41页
   ·实验方法第41-42页
     ·仪器准备第41页
     ·溶液配制第41页
     ·检测分析方法第41-42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2-52页
     ·AO-SDS体系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42-43页
     ·AO-SDS-HSA体系的荧光光谱第43-44页
     ·最佳分析条件的选择第44-47页
     ·共存物质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第47-48页
     ·工作曲线,检测限和精密度第48-50页
     ·对Tau蛋白R3多肽片段的分析第50-52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结论第52-53页
   ·工作的创新点第53页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类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识别研究
下一篇:功能梯度材料结构的非传统Hamilton变分原理及其有限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