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分离萃取及鉴定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22页 |
一 聚羟基烷酸酯(PHA)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9页 |
1 PHA的分子结构及类型 | 第11页 |
2 PHA的理化性质 | 第11-12页 |
3 PHA的萃取分离 | 第12-17页 |
4 PHA的检测 | 第17页 |
5 PHA的应用前景 | 第17-19页 |
二 “不明生物体”的简介 | 第19-22页 |
1 专家们对“不明生物体”的不同解释 | 第19-20页 |
2 “不明生物体”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 第20页 |
3 “不明生物体”主要化学物质组成的研究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圆褐固氮菌N1菌株所产PHA的分离萃取 | 第22-38页 |
1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 第22-27页 |
·材料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27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27-36页 |
·菌体的干燥与冷冻预处理 | 第27页 |
·CHCL_3搅拌萃取法 | 第27-28页 |
·SDS-NaCLO法 | 第28-30页 |
·封闭回流搅拌法 | 第30-31页 |
·碱法萃取 | 第31-32页 |
·PHA提取方法的综合比较 | 第32-33页 |
·PHA产品的脱色方法对比研究 | 第33-34页 |
·PHA产品的鉴定和分析 | 第34-36页 |
3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不明生物体”主要组成物质的分析鉴定 | 第38-5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8-41页 |
·材料 | 第38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8页 |
·分离萃取 | 第38-39页 |
·物质鉴定 | 第39-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硅胶柱层析 | 第41-42页 |
·气质联用分析 | 第42-44页 |
·样品Ⅰ中多糖含量分析 | 第44页 |
·样品“不明生物体Ⅰ”多糖组分鉴定 | 第44-45页 |
·元素分析 | 第45页 |
·核磁分析 | 第45-47页 |
·红外分析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