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外来人口子女社会互动型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探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6页
 (一)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第8-9页
 (二) 相关概念界定第9-11页
 (三) 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四) 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五) 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第14页
 (六) 创新之处及不足第14-16页
一、外来人口子女社会互动型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构建的必要性第16-24页
 (一) 扬弃传统教育模式,有利于促进思想品德教育改革第16-19页
  1、传统德育模第16-17页
  2、传统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的缺憾第17-18页
  3、社会互动型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扬弃第18-19页
 (二) 体现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第19-20页
  1、体现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19页
  2、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第19-20页
 (三) 促进外来人口子女与本地学生的融合,有利于促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第20-21页
  1、外来人口子女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导致地域文化冲突第20-21页
  2、社会互动型思想品德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精神第21页
 (四) 培养学生平等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21-24页
  1、文化的差异性导致学生之间产生不平等意识第21-22页
  2、社会互动型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22-24页
二、外来人口子女社会互动型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和思想资源第24-31页
 (一) 外来人口子女社会互动型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第24-27页
  1、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理论第24-25页
  2、科学发展观第25-26页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第26-27页
 (二) 外来人口子女社会互动型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构建的思想资源第27-31页
  1、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第28页
  2、涂尔干理性化道德教育理论第28-29页
  3、杜威"三位一体"的学校德育理论第29-30页
  4、社会互动理论第30-31页
三、外来人口子女社会互动型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的结构、种类和功能第31-44页
 (一) 外来人口子女社会互动型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的结构第31-37页
  1、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第31-32页
  2、综合性的条件因素第32-33页
  3、合作互助的操作程序第33-36页
  4、发展性的评价标准第36-37页
 (二) 外来人口子女社会互动型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的种类第37-42页
  1、课堂合作学习模式第37-40页
  2、课外合作实践模式第40-42页
 (三) 外来人口子女社会互动型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的功能第42-44页
  1、教育实践指导性功能第42页
  2、教育结果预见性功能第42页
  3、教育要素系统化功能第42-43页
  4、教育模式适时改进性功能第43-44页
四、外来人口子女社会互动型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的实施条件和策略第44-56页
 (一) 外来人口子女社会互动型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的实施条件第44-52页
  1、科学的教育发展政策第44-46页
  2、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第46-48页
  3、积极向上的综合环境第48-51页
  4、生活化的德育内容第51-52页
 (二) 外来人口子女社会互动型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的实施策略第52-56页
  1、自主合作学习策略第52-54页
  2、合作研究策略第54-55页
  3、社团活动合作策略第55-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件第60-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63页
后记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提问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南通地区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