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问题提出:我国现行工伤认定制度之现状 | 第11-13页 |
一、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建立、改革和发展 | 第11页 |
二、我国现行工伤认定制度运行的现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工伤认定:工伤保险法律制度构建之基础 | 第13-22页 |
一、工伤与工伤认定 | 第13-17页 |
(一) 工伤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 工伤构成与工伤认定 | 第14-17页 |
二、工伤认定:工伤保险法律制度构建之基础 | 第17-22页 |
(一) 工伤保险制度的一般属性与价值取向 | 第17-19页 |
(二) 工伤认定的重要地位 | 第19-22页 |
第三章 程序理性:工伤认定法律制度之考量 | 第22-29页 |
一、程序的相关问题 | 第22-25页 |
(一) 程序与法律程序 | 第22页 |
(二) 程序价值与程序正义 | 第22-25页 |
二、以程序理性作为衡量工伤认定制度优劣的法器 | 第25-29页 |
(一) 程序理性的基本要求 | 第25页 |
(二) 对工伤认定制度的具体考量 | 第25-29页 |
第四章 他山之石:美国雇员伤害赔偿法于中国工伤认定制度之启示 | 第29-38页 |
一、美国威斯康辛州雇员赔偿法(Worker’s Compensation Law) | 第29-33页 |
(一) 雇员赔偿主管机构 | 第29-30页 |
(二) 工伤认定及其他争议处理程序 | 第30-33页 |
二、美国密歇根州雇员伤残赔偿法(Worker’s Disability Compensation Act) | 第33-36页 |
(一) 雇员赔偿法律关系涉及的各方主体 | 第33-36页 |
(二) 雇员赔偿中雇佣关系的认定 | 第36页 |
三、美国雇员赔偿法对完善我国工伤认定制度的启示 | 第36-38页 |
(一) 形式理性原则的充分实践 | 第36页 |
(二) 程序公开、公正原则的制度保障 | 第36-37页 |
(三) 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 第37-38页 |
第五章 科学化:工伤认定法律制度完善的可能路径 | 第38-45页 |
一、工伤认定主体的社会化、专业化与职能完善 | 第38-42页 |
(一) 推进工伤认定主体的专业化 | 第38-40页 |
(二)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完善工伤认定机构的职能行使 | 第40-42页 |
二、工伤认定程序的理性化 | 第42-45页 |
(一) 扩充劳动关系认定主体,理顺工伤认定程序 | 第42-43页 |
(二) 完善程序规则,追求程序理性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