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32页 |
| ·车辙机理 | 第15-17页 |
| ·沥青路面车辙预估研究现状 | 第17-26页 |
| ·沥青混合料抗剪切性能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于沥青路面研究现状 | 第29-32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 | 第32-3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3-36页 |
| 第二章 摩尔库伦理论和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沥青面层剪切性能研究 | 第36-60页 |
| ·摩尔库伦的基本原理 | 第36-39页 |
| ·理想弹塑性行为 | 第36-37页 |
| ·摩尔库伦模型 | 第37-39页 |
| ·摩尔库伦理论在沥青路面的应用和发展 | 第39-41页 |
| ·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沥青面层剪切性能分析模型 | 第41-58页 |
| ·有限元法 | 第41-43页 |
| ·几何模型 | 第43-44页 |
| ·材料参数 | 第44-49页 |
| ·荷载和边界条件 | 第49-50页 |
| ·网格划分 | 第50-53页 |
| ·初始条件 | 第53-57页 |
| ·计算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三章 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沥青面层实验室浸水车辙试验 | 第60-78页 |
| ·浸水车辙试验介绍 | 第60-62页 |
| ·车辙试验原理 | 第60页 |
| ·浸水车辙试验方案设计 | 第60-62页 |
| ·试验准备 | 第62-69页 |
| ·沥青面层 | 第62-65页 |
| ·级配碎石基层 | 第65-66页 |
| ·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沥青面层 | 第66-69页 |
| ·浸水车辙试验装置安装 | 第69-71页 |
| ·车辙仪 | 第69页 |
| ·水浴加热器 | 第69-71页 |
| ·数据采集装置 | 第71页 |
| ·浸水车辙试验 | 第71-72页 |
| ·数据采集和分析 | 第72-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四章 基于摩尔库伦理论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沥青面层实验室车辙预估模型 | 第78-93页 |
| ·预测模型形式 | 第78-79页 |
| ·模型标定 | 第79页 |
| ·车辙试验 | 第79-81页 |
| ·极限承载力有限元计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81-89页 |
| ·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沥青面层的极限承载力 | 第81页 |
| ·模型建立 | 第81-83页 |
| ·输入参数 | 第83-84页 |
| ·网格划分和收敛 | 第84-86页 |
| ·计算极限承载力 | 第86-87页 |
| ·数据分析 | 第87-89页 |
| ·统计回归分析 | 第89-92页 |
| ·统计回归方法 | 第89-91页 |
| ·模型标定 | 第91-92页 |
| ·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沥青面层实验室车辙预估模型的特点 | 第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第五章 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沥青面层性能蒙特卡罗模拟分析 | 第93-104页 |
| ·沥青路面性能评价 | 第93页 |
| ·蒙特卡罗原理 | 第93-94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94-96页 |
| ·基本统计特性参量 | 第94-95页 |
| ·概率分布模型 | 第95-96页 |
| ·假设性检验方法 | 第96页 |
|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统计分析流程 | 第96-99页 |
| ·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沥青面层车辙预估模型参数程序设计 | 第99-102页 |
| ·模型参数分布 | 第99-101页 |
| ·蒙特卡罗模拟 | 第101-102页 |
| ·基于概率基础上的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沥青面层性能分析 | 第102-10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 第六章 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沥青面层的设计方法 | 第104-133页 |
| ·交通量分级 | 第104页 |
| ·设计参数 | 第104-105页 |
| ·破坏准则 | 第105-106页 |
| ·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沥青面层结构组合分析 | 第106-116页 |
| ·基于摩尔库伦模型有限元分析 | 第106-109页 |
| ·计算极限承载力 | 第109-116页 |
| ·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沥青面层结构组合分析 | 第116页 |
| ·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沥青面层实验室车辙深度预测 | 第116-117页 |
| ·算例 | 第117-1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 总结和展望 | 第133-135页 |
| 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 | 第133-134页 |
|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 第134-1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5-146页 |
| 附录1 | 第146-152页 |
| 附录2 | 第152-15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8-159页 |
| 致谢 | 第159-160页 |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