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背景 | 第8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4页 |
第2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理论 | 第14-32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功能和设计原则 | 第14-15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功能 | 第14-15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15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布置方式 | 第15-16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与整车的匹配设计 | 第16-17页 |
·悬置系统固有频率的合理配置 | 第16-17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解耦设计 | 第17页 |
·动力总成橡胶悬置元件的动力模型 | 第17-20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力学模型 | 第20-24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力学模型 | 第20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能 | 第20-21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势能 | 第21-23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耗散能 | 第23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发动机激励分析 | 第24-27页 |
·发动机激振力分析 | 第24-25页 |
·发动机激振频率分析 | 第25-27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性能分析 | 第27-31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特性分析 | 第27-29页 |
·悬置系统的静力分析 | 第29-30页 |
·悬置系统的动力分析和频域分析 | 第30-31页 |
·系统的振动传递率分析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仿真分析 | 第32-62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基本参数 | 第32-33页 |
·动力总成振动模式分析 | 第33-34页 |
·基于 ADAMS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模型假定简化分析 | 第35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5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型准确性的分析 | 第35-37页 |
·从各悬置垂向支反力来分析 | 第36-37页 |
·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分析 | 第37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特性分析 | 第37-39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在各个工况下的极限位图 | 第39-53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在一挡起步工况下的仿真 | 第39-42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在转弯工况下的仿真 | 第42-45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在紧急制动工况下的仿真 | 第45-47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在三挡50%油门工况下的仿真 | 第47-50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在五挡车速约100km/h 工况下的仿真 | 第50-53页 |
·动力总成悬置元件的多级刚度与工况间的匹配设计 | 第53-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分析 | 第62-70页 |
·优化设计目标函数 | 第62-64页 |
·设计变量 | 第64页 |
·约束条件 | 第64-65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各阶固有频率的范围 | 第64-65页 |
·其它方面的约束 | 第65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分析 | 第65-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70-72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摘要 | 第76-78页 |
ABSTRACT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