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青少年问题论文

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矫正制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前言第8-12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8-10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第10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0-12页
2 预防工作的紧迫性及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第12-16页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紧迫性第12-14页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第14-16页
     ·犯罪年龄呈低龄化趋势第14页
     ·犯罪形式团伙化第14-15页
     ·暴力犯罪突出第15页
     ·犯罪手段的成人化、智能化第15-16页
3 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分析第16-22页
   ·个人自身因素第16-17页
     ·生理、心理的不成熟第16页
     ·难辩是非的模仿力第16-17页
   ·家庭因素第17-18页
     ·家庭结构残缺方面的原因第17页
     ·家庭教育、氛围方面的原因第17-18页
   ·学校因素第18-19页
     ·教师方面的原因第18页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连接缺位第18-19页
   ·社会因素第19-22页
     ·未成年人权利保障机制的不健全第19页
     ·市场经济体制中负面因素的影响第19-20页
     ·社会潜意识、不良亚文化消极影响第20页
     ·网络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第20-22页
4 国内及美、日先进国家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矫正制度第22-34页
   ·矫正制度第22页
   ·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员矫正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第22-23页
   ·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员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3-29页
     ·相关立法不够完善第23-25页
     ·在矫正过程中重惩罚而轻保护第25页
     ·忽视了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矫正第25-26页
     ·社区矫正体系不完善,未能充分发挥社区矫正的作用第26-28页
     ·社会帮教未落实,重新犯罪率高第28-29页
     ·混押、混管现象严重第29页
   ·国际社会、国外未成年犯罪人员的矫正制度第29-34页
     ·国际社会对未成年犯罪人员矫正制度的关注第29-30页
     ·美国的未成年犯罪人员矫正制度第30-31页
     ·日本的未成年犯罪人员矫正制度第31-34页
5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及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员矫正制度的对策第34-44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第34-39页
     ·构建学校、家庭及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网络第34-36页
     ·强化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重视不良行为的矫治第36-37页
     ·加强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社区的服务功能第37-38页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38-39页
   ·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员矫正制度第39-44页
     ·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员矫正制度的完善措施第39-41页
     ·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员矫正制度的发展方向第41-44页
结论第44-46页
致谢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生育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探析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人的现代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