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1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1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1-12页 |
·历史分析法 | 第12页 |
·社会学分析法 | 第12-14页 |
2 新型生育文化概述 | 第14-24页 |
·生育文化的内涵 | 第14-16页 |
·生育 | 第14页 |
·文化 | 第14-15页 |
·生育文化 | 第15-16页 |
·新型生育文化的内涵 | 第16-18页 |
·以人为本,实现价值 | 第16-17页 |
·男女平等,均衡发展 | 第17页 |
·优生优教,全面发展 | 第17页 |
·自由自觉,持续发展 | 第17-18页 |
·新型生育文化的存在形态 | 第18-22页 |
·理论形态 | 第18页 |
·观念形态 | 第18-20页 |
·内在形态 | 第20-21页 |
·外在形态 | 第21-22页 |
·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第22-24页 |
·新型生育文化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需要 | 第22-23页 |
·新型生育文化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需要 | 第23页 |
·新型生育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 第23-24页 |
3 新型生育文化的历史考察 | 第24-36页 |
·我国生育文化的历史演变 | 第24-30页 |
·原始社会——原始生育文化 | 第24-26页 |
·传统社会——传统生育文化 | 第26-28页 |
·现代社会——现代生育文化 | 第28-30页 |
·新型生育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 第30-33页 |
·第一阶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 第30-31页 |
·第二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今 | 第31-33页 |
·新型生育文化发展的优势 | 第33-36页 |
·生育观念的更新 | 第33-34页 |
·生育习俗的改善 | 第34页 |
·婚育制度及生育技术的改进 | 第34-36页 |
4 和谐社会中新型生育文化的建设 | 第36-50页 |
·和谐社会与新型生育文化 | 第36-39页 |
·和谐社会的提出 | 第36-37页 |
·和谐社会的内涵 | 第37-38页 |
·和谐社会与新型生育文化的关系 | 第38-39页 |
·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 第39-44页 |
·传统生育观念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 第39-42页 |
·生育文化发展不平衡 | 第42页 |
·生育文化机制落后 | 第42-43页 |
·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 | 第43-44页 |
·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主要途径 | 第44-50页 |
·加快经济发展,为新型生育文化的建设创造物质基础 | 第44页 |
·大力发展文教事业,为新型生育文化的建设创造人文环境 | 第44-45页 |
·加大宣传力度,为新型生育文化的建设创造浓厚氛围 | 第45-47页 |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新型生育文化的建设创造制度条件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加科研科目与获奖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