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磁悬浮交通模式、原理及特点 | 第12-14页 |
·磁浮列车技术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HSST系统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磁悬浮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常导电磁悬浮系统 | 第17-19页 |
·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 | 第19页 |
·磁浮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23页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21-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2-23页 |
第2章 中低速磁悬浮车辆悬浮架结构分析 | 第23-30页 |
·悬浮架的主要结构 | 第24-29页 |
·悬浮电磁铁 | 第25页 |
·悬浮侧架 | 第25-26页 |
·抗侧滚梁 | 第26-27页 |
·二系悬挂装置 | 第27-28页 |
·驱动装置 | 第28-29页 |
·制动装置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电磁悬浮控制原理 | 第30-42页 |
·控制器设计目标 | 第31页 |
·单电磁铁悬浮控制方案设计研究 | 第31-35页 |
·状态反馈控制 | 第35-37页 |
·位置/速度/加速度反馈原理 | 第35-36页 |
·状态观测器 | 第36-37页 |
·悬浮控制参数选取及其对悬浮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电磁悬浮动态特性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导向控制原理 | 第42-48页 |
·电磁铁的横向错位布置及其横向力 | 第42-45页 |
·迫导向机构原理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五模块中低速磁浮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48-55页 |
·五模块中低速磁浮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48-49页 |
·悬浮架与车体受力分析及动力学方程 | 第49-54页 |
·悬浮侧架动力学运动微分方程 | 第50-52页 |
·车体动力学运动微分方程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中低速磁悬浮车辆悬挂参数优化 | 第55-71页 |
·动力学性能评定指标 | 第55-57页 |
·垂向及横向平稳性指标 | 第55-56页 |
·电磁铁横向位移 | 第56-57页 |
·电磁铁横向力 | 第57页 |
·磁浮线路模型 | 第57-61页 |
·磁浮线路的结构特点 | 第57-58页 |
·磁浮线路不平顺功率谱 | 第58-59页 |
·曲线线路的特点 | 第59页 |
·曲线线路建模 | 第59-61页 |
·中低速磁浮车悬浮架参数优化 | 第61-70页 |
·抗侧滚梁端部吊耳垂向刚度K_α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二系垂向阻尼系数C_(sz)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二系横向刚度K_(sy)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4-66页 |
·二系横向滑块滑台摩擦系数f_s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二系纵向拉杆刚度K_t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7-68页 |
·四边形导向机构转向推杆刚度K_b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7章 中低速磁悬浮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 | 第71-88页 |
·中低速磁悬浮车辆直线运行平稳性分析 | 第71-72页 |
·中低速磁悬浮车辆随机振动响应分析 | 第72-75页 |
·先进地面车辆UTACV走行品质规范 | 第72-73页 |
·中低速磁悬浮车辆随机振动响应及其分析 | 第73-75页 |
·中低速磁悬浮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分析 | 第75-87页 |
·中低速磁悬浮车辆通过R300m曲线时的动态响应 | 第75-83页 |
·中低速磁悬浮车辆通过R1100m曲线时的动态响应 | 第83-85页 |
·中低速磁悬浮车辆通过R70m渡线时的动态响应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附录:五模块中低速磁悬浮车辆动力学模型参数表 | 第96-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