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集聚经济形成的内部机制研究--基于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的视角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8页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主要创新点第13-16页
   ·论文结构和内容安排第16-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第18-32页
   ·集聚经济及其相关概念第18-19页
   ·文献回顾第19-30页
     ·集聚经济的经典理论回顾第20-21页
     ·集聚经济形成机制的文献回顾第21-26页
     ·本文相关研究领域文献回顾第26-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外部性及对集聚经济的影响第32-39页
   ·外部性理论及外部性分类第32-36页
     ·马歇尔外部性第32-33页
     ·外部性的分类第33-36页
   ·外部性对集聚的影响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集聚与市场结构第39-61页
   ·集聚经济的市场竞争结构第39-43页
     ·完全竞争市场与集聚第39-40页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集聚第40-41页
     ·浙江集聚经济的市场结构及特点第41-43页
   ·集聚经济的子市场结构及外部性第43-52页
     ·子市场结构理论及子市场外部性第44-46页
     ·固定资产交换市场、信息交换市场和技术交换市场第46-52页
   ·集聚市场与非集聚市场的关系第52-55页
     ·“集聚垄断”第52-53页
     ·集聚市场与非集聚市场第53-55页
   ·集聚市场的共生第55-59页
     ·同心圆式的空间集聚模式第56-57页
     ·制造业集聚和消费集聚的共生第57-59页
     ·不同集聚模式的比较第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集聚与厂商行为第61-82页
   ·厂商行为与厂商特质第61-62页
   ·集聚厂商间的竞争与合作第62-63页
   ·不同规模厂商的行为分析第63-68页
     ·不同规模厂商获取和贡献外部性的比较第63-65页
     ·厂商规模与集聚意愿第65-68页
   ·不同技术水平厂商的行为分析第68-74页
     ·不同技术厂商的逆向选择行为第68-70页
     ·不同技术厂商间竞争的博弈模型第70-71页
     ·不同技术厂商博弈的结论第71-72页
     ·不同技术厂商行为分析—以浙江为例第72-74页
   ·集聚的技术层级结构、集聚链和技术进化第74-80页
     ·集聚的技术层级结构、集聚链和技术进化理论第74-76页
     ·技术层级结构和技术进化—以温州、广东制鞋业为例第76-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六章 厂商偏好与集聚决策第82-86页
   ·厂商偏好、预期对集聚地选择的影响第82-83页
   ·厂商偏好与集聚决策的博弈模型第83-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七章 农村集聚与城市集聚第86-97页
   ·城市的比较优势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基础第86-90页
     ·城市发展集聚经济的比较优势第86-87页
     ·农村地区发展集聚经济的基础第87-90页
   ·城市和农村在吸引集聚上的差异第90-93页
     ·厂商选址方面的差异第90-91页
     ·体制对厂商集聚的影响第91页
     ·技术地域分工的需要第91-92页
     ·输出总量影响了集聚偏好第92-93页
     ·城市化对城市集聚产生了负面影响第93页
   ·农村地区形成集聚的原因第93-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八章 集聚经济的持续与转型第97-104页
   ·影响集聚经济可持续性的因素第97-98页
   ·集聚经济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98-99页
   ·集聚经济的转型第99-100页
   ·浙江和广东集聚经济转型的比较第100-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104-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3页
后记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企业年金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下一篇:消费波动、消费增长和中国经济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