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17页 |
·选题的依据以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植物营养元素的研究 | 第11-13页 |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 | 第13-17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取样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物种 | 第19页 |
·植物样品营养元素的测定 | 第19-20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3 皇甫川流域植物叶的营养元素分析 | 第21-31页 |
·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基本特征 | 第21页 |
·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的营养元素含量特征 | 第21-22页 |
·不同样地中羊草、百里香叶在生长季内的营养元素动态规律 | 第22-23页 |
·同一生长季内不同物种间叶的养分动态比较 | 第23-27页 |
·砒砂岩样地 | 第23-25页 |
·沙黄土样地 | 第25-26页 |
·风积沙样地 | 第26-27页 |
·不同研究区域中植物叶的养分分布状况 | 第27-28页 |
·羊草、百里香叶的N、P相关性分析 | 第28-29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9-31页 |
4 皇甫川流域植物的营养元素分析 | 第31-40页 |
·砒砂岩样地植物不同器官的养分动态比较 | 第31-34页 |
·沙黄土样地植物不同器官的养分动态比较 | 第34-35页 |
·风积沙样地植物不同器官的养分动态比较 | 第35-37页 |
·植物各器官N和P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植物不同器官养分含量的相关分析 | 第38-39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9-40页 |
5 植物叶的营养元素化学计量学分析 | 第40-48页 |
·皇甫川流域植物叶的营养元素化学计量学分析 | 第40-43页 |
·以往文献中的植物N、P化学计量比例 | 第40-41页 |
·皇甫川流域植物叶的N、P比例 | 第41-42页 |
·皇甫川流域植物叶的化学计量学分析 | 第42-43页 |
·皇甫川流域植物叶的N:P生态化学计量比研究 | 第43-45页 |
·植物的N、P化学计量特征与限制因子判断 | 第45-4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6-48页 |
6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在文中出现的植物的特性介绍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