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锡林河河漫滩湿地植物对矿质养分的利用对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前言第11-15页
 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4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2-13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4页
 3. 主要科学问题第14-15页
1 研究区概况第15-20页
   ·气候特征第15页
   ·地貌特征第15页
   ·植被第15-16页
   ·实验样地第16-20页
     ·地理位置第16-17页
     ·湿地群落空间格局第17-20页
2. 研究材料和方法第20-30页
   ·样品的采集第20-21页
     ·植物样品的采集第20-21页
   ·土壤样品采集和土壤容重测定第21-22页
     ·土壤容重的测定第21-22页
   ·降雨及径流样品的采集第22-23页
     ·径流场的建造第22-23页
     ·水样的采集第23页
   ·群落动态与土壤养分动态监测第23页
   ·养分的测定方法第23-28页
     ·土壤速效 N的测定第23-24页
     ·土壤速效 P的测定第24页
     ·水样 N、P的测定第24页
     ·植物 N、P的测定第24-25页
     ·养分胁迫实验方法第25-28页
   ·数据处理第28-30页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第28页
     ·土壤养分系数的计算第28页
     ·养分元素的转移率的计算第28-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54页
   ·湿地群落生物量动态第30-31页
   ·湿地群落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与动态第31-44页
     ·群落土壤容重特征第31-32页
     ·湿地土壤速效N的季节动态及与群落生物量动态的关系第32-38页
     ·速效 P的季节动态及在岸带上的分布特征第38-44页
   ·湿地生境的N、P输入第44-45页
   ·植物叶片养分含量及其与典型草原植物养分的比较第45-46页
   ·湿地植物对养分胁迫的响应第46-50页
     ·养分控制条件下植株高度变化第46-49页
     ·养分控制条件下生物量变化第49-50页
     ·养分控制条件下植物发育状态特征第50页
   ·植物体内营养转移第50-54页
     ·不同湿地植物的三种状态叶片的含N量差异第50-51页
     ·不同湿地植物 N素转移率第51-52页
     ·不同湿地植物的三种状态叶片的含P量差异第52页
     ·不同湿地植物 P转移率第52-54页
4 结论与讨论第54-57页
   ·结论第54-55页
   ·讨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皇甫川流域植物的营养动态与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下一篇:嘎亥额勒苏沙地沙丘潜水的产状、动态及其与植被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