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犯罪构成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侵占罪概述 | 第10-14页 |
第一节 侵占罪概念 | 第10-12页 |
第二节 侵占罪立法沿革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侵占罪的犯罪构成 | 第14-32页 |
第一节 侵占罪的犯罪客体 | 第14-25页 |
一、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 第14-23页 |
二、他人的遗忘物 | 第23-24页 |
三、他人的埋藏物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侵占罪的客观方面 | 第25-29页 |
一、持有他人财物 | 第25-27页 |
二、非法占为己有 | 第27页 |
三、拒不退还或交出 | 第27-29页 |
四、数额较大 | 第29页 |
第三节 侵占罪的主体 | 第29-30页 |
第四节 侵占罪的主观方面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侵占罪的界限 | 第32-37页 |
第一节 侵占罪的罪与非罪 | 第32-34页 |
一、犯罪对象的判定 | 第32-33页 |
二、非法占为己有的判定 | 第33页 |
三、拒不退还或交出的判定 | 第33页 |
四、数额较大判定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侵占罪的此罪与彼罪 | 第34-36页 |
一、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 第34-35页 |
二、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 第35-36页 |
第三节 侵占罪的既遂与未遂界限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完善侵占罪立法的构想 | 第37-39页 |
一、明确概念 | 第37页 |
二、界定标准 | 第37-38页 |
三、修正法定刑 | 第38页 |
四、修正诉讼形式 | 第38-39页 |
参考书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