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总线技术的车身电子控制模块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轿车电子产品的现状分析 | 第10页 |
·车身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车身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分析 | 第12-14页 |
·BCM 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总线式 BCM 结构优势及应用分析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系统功能设计方案 | 第16-22页 |
·车身控制模块的功能 | 第16页 |
·电动窗控制 | 第16-18页 |
·功能分析 | 第16-17页 |
·实现方式 | 第17-18页 |
·防夹学习策略 | 第18页 |
·车灯控制 | 第18-19页 |
·功能描述 | 第18-19页 |
·远、近光灯、尾灯和前后雾灯控制分析 | 第19页 |
·转向灯控制 | 第19页 |
·其它控制 | 第19-20页 |
·后雨刮电机、前后挡风玻璃喷水电机 | 第19-20页 |
·后除霜控制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3章 总线式通信网络设计 | 第22-34页 |
·CAN-LIN 混合网络和协议转换 | 第22-25页 |
·MC33388 芯片介绍 | 第25-28页 |
·MC33399 芯片介绍 | 第28-30页 |
·MC68HC908AZ60 介绍 | 第30-32页 |
·定时器模块 | 第30-31页 |
·CAN 控制器模块 | 第31页 |
·MC68HC08 工作模式 | 第31-32页 |
·HMC908QB8HCDWE 介绍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34-50页 |
·BCM 模块设计思路: | 第34页 |
·电源要求及方案选择 | 第34-35页 |
·继电器设计 | 第35-36页 |
·BCM 模块设计 | 第36-37页 |
·MCU 的选择 | 第36-37页 |
·中央继电器盒 BCM 模块设计 | 第37页 |
·电动窗控制模块的整体设计 | 第37-42页 |
·设计思路和目标 | 第37-38页 |
·主节点设计 | 第38-39页 |
·手动车窗升降控制 | 第39-40页 |
·电流采样技术 | 第40-41页 |
·LIN 接发送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灯光控制电路设计 | 第42-44页 |
·远、近光灯、尾灯和前后雾灯控制 | 第42-43页 |
·转向灯控制 | 第43页 |
·顶灯控制电路设计 | 第43-44页 |
·硬件机械封装的开发途径 | 第44页 |
·软件设计方案 | 第44-47页 |
·软件总体体系结构 | 第45-46页 |
·平台软件层的设计 | 第46页 |
·应用软件层的设计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5章 车身控制系统的测试与验证 | 第50-60页 |
·定义 | 第50-51页 |
·术语 | 第50页 |
·功能状态等级 | 第50页 |
·环境条件 | 第50-51页 |
·电气性能测试 | 第51-53页 |
·反极性电压测试 | 第51页 |
·短路保护 | 第51页 |
·开路测试 | 第51-52页 |
·耐电压测试 | 第52页 |
·电压跌落测试/在电压扰动时的重置特性 | 第52页 |
·全温全压测试 | 第52-53页 |
·静态电流 | 第53页 |
·EMC 测试 | 第53-55页 |
·电源线射频传导发射-电压法 | 第53页 |
·射频辐射发射-天线测量法 | 第53-54页 |
·大电流注入法 | 第54页 |
·天线注入法 | 第54页 |
·电源线瞬态抗干扰 | 第54页 |
·EMC 认证仪器介绍 | 第54-55页 |
·产品型式试验 | 第55-58页 |
·路试 | 第55页 |
·高低温 | 第55-56页 |
·振动 | 第56-57页 |
·电磁兼容性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总结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后记和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