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税收协调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国际税收协调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国际税收协调的含义 | 第8-9页 |
·国际税收协调的内容 | 第9页 |
·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税收协调理论依据 | 第9-10页 |
·国际税收协调理论模型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2 中国与东盟税收协调的必要性分析 | 第12-19页 |
·中国与东盟经济贸易关系密切 | 第12-15页 |
·双边贸易情况分析 | 第12-13页 |
·双边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 第13-15页 |
·中国与东盟关税同盟效应分析 | 第15-16页 |
·中国与东盟税收竞争分析 | 第16-19页 |
·东盟区域内的税收竞争分析 | 第16-17页 |
·中国与东盟之间税收竞争 | 第17-18页 |
·税收竞争的影响 | 第18-19页 |
3 中国与东盟税收协调的现状分析 | 第19-25页 |
·东盟内部税收协调现状 | 第19-21页 |
·关税协调 | 第19-20页 |
·所得税协调 | 第20页 |
·其他税收协调 | 第20-21页 |
·中国与东盟之间税收协调 | 第21-22页 |
·关税协调 | 第21页 |
·所得税协调 | 第21-22页 |
·其他措施税收协调 | 第22页 |
·中国与东盟税收协调制度分析 | 第22-24页 |
·中国与东盟协调制度模式 | 第22-23页 |
·中日韩与东盟税收制度协定分析 | 第23-24页 |
·欧盟国际税收协调成功经验 | 第24-25页 |
·间接税协调借鉴 | 第24-25页 |
·直接税协调借鉴 | 第25页 |
4 中国与东盟税制比较分析 | 第25-36页 |
·中国与东盟税收总体情况 | 第25-28页 |
·宏观税负比较 | 第25-26页 |
·税负结构比较分析 | 第26-28页 |
·中国与东盟间接税比较分析 | 第28-31页 |
·增值税 | 第28-31页 |
·消费税 | 第31页 |
·中国与东盟直接税比较分析 | 第31-36页 |
·企业所得税 | 第31-34页 |
·个人所得税 | 第34-36页 |
5 中国与东盟税收协调问题与困难分析 | 第36-39页 |
·中国与东盟税收协调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税制差异大,税收协调难度大 | 第36页 |
·税收协定网络不稳定 | 第36-37页 |
·税收信息交换不对称 | 第37页 |
·税收管理程序复杂 | 第37-38页 |
·中国与东盟税收协调存在的困难 | 第38-39页 |
·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 第38-39页 |
·政治文化特殊性 | 第39页 |
6 中国与东盟税收协调的政策建议 | 第39-45页 |
·税收协调的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实事求是防止冒进 | 第39页 |
·协商一致自主自愿 | 第39-40页 |
·求同存异灵活多样 | 第40页 |
·利用"大国"地位推动双方制定税收协调法律框架 | 第40页 |
·充分认识双方税制差异,积极探索税收协调途径 | 第40-43页 |
·间接税协调 | 第41-42页 |
·直接税协调 | 第42-43页 |
·加强东盟秘书处的作用 | 第43-44页 |
·国际税收征管合作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详细摘要 | 第5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