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页岩干馏残渣与烟煤混烧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11-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 ·能源现状 | 第13-14页 |
| ·课题提出的意义 | 第14-15页 |
| ·国内外油页岩干馏残渣 CFB 燃烧特性研究 | 第15-17页 |
|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原理及特点 | 第15-16页 |
| ·国外油页岩干馏残渣 CFB 燃烧的研究 | 第16页 |
| ·国内油页岩干馏残渣 CFB 燃烧的研究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第2章 试验台改进及冷态试验 | 第19-26页 |
| ·试验台简介 | 第19页 |
| ·试验台改进 | 第19-22页 |
| ·排渣的改造 | 第19-21页 |
| ·增加伴热带 | 第21-22页 |
| ·试验台冷态试验 | 第22-25页 |
| ·给料机的标定 | 第22页 |
| ·风速仪的标定 | 第22-23页 |
| ·布风板及料层阻力测定 | 第23-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油页岩干馏残渣与烟煤混烧热态试验 | 第26-60页 |
| ·试验安排 | 第26-29页 |
| ·试验燃料 | 第26-28页 |
| ·试验仪器 | 第28-29页 |
| ·试验台热力参数分布 | 第29-33页 |
| ·床层温度 | 第29-30页 |
| ·沿炉膛高度方向温度分布 | 第30-31页 |
| ·一次风率对燃烧室内温度场的影响 | 第31-33页 |
| ·烟气成份分析 | 第33-41页 |
| ·O2浓度测定结果 | 第33-34页 |
| ·CO 与 CO_2浓度测定结果 | 第34-35页 |
| ·NO 与 NO_x浓度测定结果 | 第35-39页 |
| ·SO_2浓度测定结果 | 第39-41页 |
| ·底渣及飞灰特性 | 第41-57页 |
| ·底渣颗粒特性 | 第41-46页 |
| ·底渣含碳量测定 | 第46-51页 |
| ·底渣电镜扫描结果 | 第51-52页 |
| ·底渣灰分分析 | 第52页 |
| ·飞灰含碳量测定 | 第52-57页 |
| ·燃烧效率计算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