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人造石油论文--油页岩加工论文

油页岩干馏过程中硫的转化与分布特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主要符号表第9-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2-16页
     ·能源利用现状第12页
     ·油页岩资源第12-14页
     ·油页岩利用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第14-15页
     ·课题提出的意义第15-16页
   ·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硫的测量方法简述第17-18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综述第18-23页
     ·硫元素在油页岩中的基本形态概述第18-19页
     ·无机硫的基本反应过程第19-20页
     ·有机硫的基本反应过程第20-21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方案简述第21-23页
第2章 试验设备与方法第23-35页
   ·试验样品第23-24页
   ·试验装置第24-28页
     ·固定床干馏试验台第24-25页
     ·智能定硫仪第25-27页
     ·精密离子计第27-28页
     ·数据采集仪第28页
   ·各种硫元素测量方法综述第28-32页
     ·全硫的测量方法第28-29页
     ·H_2S 气体的在线测量方法第29-30页
     ·COS 气体的测量方法第30-31页
     ·各种形态硫的测量方法第31-32页
   ·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32-35页
     ·在线测量硫化氢释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第32-33页
     ·测量 COS 气体释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第33-35页
第3章 油页岩干馏过程 H_2S 和 COS 的释放特性第35-48页
   ·油页岩本身性质对 H_2S 释放的影响第35-36页
   ·升温速率对 H_2S 释放特性的影响第36-40页
     ·桦甸油页岩 H_2S 释放受升温速率影响第36-38页
     ·柳树河油页岩 H_2S 释放受升温速率影响第38-39页
     ·两种油页岩 H_2S 释放受升温速率影响对比分析第39-40页
   ·粒径大小对 H_2S 释放特性的影响第40-45页
     ·桦甸油页岩 H_2S 释放受粒径变化的影响第40-42页
     ·柳树河油页岩 H_2S 释放特性受粒径变化的影响第42-43页
     ·两种油页岩干馏过程受粒径影响对比分析第43-45页
   ·两种油页岩干馏过程中 COS 的释放特性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油页岩干馏过程硫元素分布及动力学特性第48-58页
   ·硫元素气相转化特性第48-49页
     ·试验方法简述第48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48-49页
   ·半焦中硫元素含量变化第49-51页
     ·试验方法简述第49-50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50-51页
   ·两种油页岩硫元素在三相中的含量分析第51-53页
     ·桦甸油页岩三相中硫元素含量第51-52页
     ·柳树河油页岩三相中硫元素含量第52-53页
   ·干馏过程中硫释放的动力学特性分析第53-56页
     ·基本动力学模型第53-54页
     ·各种形态硫的释放拟合第54-55页
     ·全硫的释放拟合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质再燃脱硝的特性试验研究
下一篇:油页岩干馏残渣与烟煤混烧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