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 第14-23页 |
一、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 | 第14-17页 |
(一) 人文关怀的内涵解析 | 第14-15页 |
(二) 人文关怀的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二、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 第17-18页 |
(一) 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之意 | 第17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意蕴 | 第17-18页 |
三、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 第18-23页 |
(一) 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 第18-20页 |
(二) 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第20-23页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与当代价值 | 第23-31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文关怀 | 第23-25页 |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底蕴 | 第25-26页 |
(三) 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 第26-27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的当代价值 | 第27-31页 |
(一)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 | 第28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依靠人文关怀 | 第28-29页 |
(三)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文关怀 | 第29-30页 |
(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人文关怀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 | 第31-39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念 | 第31-33页 |
(一)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 | 第31-32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追求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 第32-33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容 | 第33-39页 |
(一)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文关怀 | 第33-35页 |
(二) 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与人文关怀 | 第35-39页 |
第四章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原则与方法 | 第39-47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 | 第39-42页 |
(一) 民主平等原则 | 第39-40页 |
(二) 情感关爱原则 | 第40页 |
(三) 理解宽容原则 | 第40-41页 |
(四) 尊重信任原则 | 第41-42页 |
(五) 差异性原则 | 第42页 |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具体方法 | 第42-47页 |
(一) 融合—情感体验法 | 第43页 |
(二) 感化—审美渗透法 | 第43-44页 |
(三) 调适—心理辅导法 | 第44-45页 |
(四) 沟通—交往对话法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 第47-55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7-49页 |
(一)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 第47-48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人文关怀的弱化 | 第48-49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的评估体系 | 第49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 第49-55页 |
(一) 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正确理念 | 第50-51页 |
(二) 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良好环境 | 第51-52页 |
(三)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评估体系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