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民族精神与民族精神教育 | 第11-24页 |
第一节 民族精神概述 | 第11-15页 |
一、民族精神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民族精神的特征 | 第12-13页 |
三、民族精神的功能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中华民族精神 | 第15-18页 |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进 | 第15-17页 |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 第18-24页 |
一、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涵义 | 第18-20页 |
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方法 | 第20-21页 |
三、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意义 | 第24-34页 |
第一节 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 第24-29页 |
一、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第24-26页 |
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 第26-27页 |
三、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呼唤 | 第27-29页 |
第二节 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第29-31页 |
一、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29页 |
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性 | 第29-30页 |
三、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 第30-31页 |
第三节 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时代价值 | 第31-34页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34-43页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有利条件 | 第34-38页 |
一、有利的文化资源 | 第34-35页 |
二、有利的社会制度 | 第35-36页 |
三、有利的理论指导 | 第36-37页 |
四、有利的实践经验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不利因素 | 第38-39页 |
一、认知困境 | 第38-39页 |
二、实践困境 | 第39页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43页 |
一、教育目标单一 | 第39-40页 |
二、内容空泛 | 第40-41页 |
三、方法单调 | 第41-42页 |
四、教育效果缺失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 | 第43-55页 |
第一节 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原则 | 第43-45页 |
一、教育的全面性 | 第43-44页 |
二、教育的方向性 | 第44页 |
三、教育的时代性 | 第44-45页 |
第二节 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 | 第45-48页 |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主要内容 | 第45-46页 |
二、自尊、自强、自信精神教育是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灵魂 | 第46-47页 |
三、自主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 | 第47-48页 |
第三节 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方法 | 第48-52页 |
一、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共识和认识 | 第48-50页 |
二、完善民族精神教育的机制和制度 | 第50-51页 |
三、注重创新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 第51-52页 |
第四节 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路径 | 第52-55页 |
一、学校教育是实施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主渠道 | 第52页 |
二、家庭教育是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 | 第52-53页 |
三、社会教育是营造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环境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