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第一章 全球化视阈下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 | 第9-25页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阈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 | 第9-12页 |
一、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 第9-10页 |
二、国内环境的新变化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全球化视阈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 第12-18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国家主权削弱的挑战 | 第12-14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国家文化安全威胁的挑战 | 第14-16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导向受到干扰 | 第16-17页 |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面临调整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全球化视阈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机遇 | 第18-20页 |
一、融入全球化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 第18-19页 |
二、融入全球化主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更新提供了崭新的文化平台 | 第19页 |
三、全球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宽广的全球视野 | 第19页 |
四、全球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先进的载体 | 第19-20页 |
第四节 扩大开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 | 第20-25页 |
一、疏导和教育的统一 | 第20页 |
二、主体建设和环境建设的统一 | 第20-21页 |
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 第21-22页 |
四、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 | 第22-23页 |
五、国际化和民族化的统一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扩大开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评价 | 第25-35页 |
第一节 对外开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提升有效性 | 第25-27页 |
一、全球化浪潮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正面影响 | 第25页 |
二、全球化浪潮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负面影响 | 第25-27页 |
三、扩大开放背景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性 | 第27页 |
四、扩大开放条件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紧迫性 | 第27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在扩大开放背景下的作用和意义 | 第27-30页 |
一、准确把握扩大开放环境下人们的思想倾向 | 第27-28页 |
二、及时了解扩大开放条件下人们的认识变迁 | 第28页 |
三、随时引导扩大开放条件下人们的社会心理 | 第28-29页 |
四、定向疏导扩大开放条件下人们的观念流变 | 第29页 |
五、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人民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的科学方法 | 第30-33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心理学评价 | 第30-31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社会学评价 | 第31-32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教育学评价 | 第32页 |
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美学评价 | 第32-33页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评价内容 | 第33-35页 |
一、个体评价与集体评价 | 第33页 |
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 第33-34页 |
三、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 | 第34页 |
四、概括评价与具体评价 | 第34页 |
五、规范评价与随机评价 | 第34页 |
六、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扩大开放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影响因素 | 第35-48页 |
第一节 教育情境因素 | 第35-37页 |
一、扩大开放环境遇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 | 第35-36页 |
二、应对扩大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境不容乐观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教育者因素 | 第37-40页 |
一、扩大开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尚显淡薄 | 第37-38页 |
二、扩大开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不稳定 | 第38页 |
三、扩大开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素质有待提高 | 第38-40页 |
第三节 教育对象因素 | 第40-41页 |
一、教育对象的双重角色身份 | 第40页 |
二、扩大开放背景下教育对象必须逾越的障碍 | 第40-41页 |
第四节 教育内容因素 | 第41-46页 |
一、价值观教育 | 第41-42页 |
二、爱国主义教育 | 第42-43页 |
三、全球意识教育 | 第43-44页 |
四、诚信教育 | 第44-45页 |
五、道德教育 | 第45-46页 |
第五节 教育方法因素 | 第46-48页 |
一、教育方法的国际借鉴 | 第46页 |
二、教育方法的重点选择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扩大开放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途径 | 第48-54页 |
第一节 构建开放包容和独立自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 第48-51页 |
一、敢于应对开放挑战,勇于面对八面来风 | 第49页 |
二、选择吸收世界文化,坚决抵制不利影响 | 第49-50页 |
三、继承中华文明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第50页 |
四、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 | 第50-51页 |
第二节 构造扩大开放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 第51-54页 |
一、以优化环境为保障,重构精神家园 | 第51-52页 |
二、以理论武装为基础,追随正确思想 | 第52页 |
三、以实践锻炼为依托,强化自律能力 | 第52页 |
四、以社会意识为核心,增加科学含量 | 第52-53页 |
五、以开拓创新为灵魂,巧用有效方法 | 第53-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在研期间发表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