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音论文--近代语音(元、明、清语音)论文

王植《韵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7页
目录第7-9页
绪论第9-19页
 第一节 《韵学》作者第9-10页
 第二节 《韵学》成书时间第10-11页
 第三节 《韵学》成书的背景第11-13页
 第四节 《韵学》研究现状第13-15页
 第五节 研究《韵学》的原因及意义第15-19页
第一章 《韵学》今韵与韵学的源流第19-39页
 第一节 韵书之始以及其与《切韵》的关系第19-21页
 第二节 韵书之定型——《切韵》第21-24页
 第三节 对《切韵》的修订、增补第24-25页
 第四节 官修韵书的形成第25-28页
 第五节 应举之用的韵书及诗韵第28-33页
 第六节 金、元、明时期的韵书第33-39页
第二章 《韵学》今韵音系第39-129页
 第一节 《韵学》今韵简述第39-41页
 第二节 《韵学》今韵的声母系统第41-67页
 第三节 《韵学》今韵的韵母系统第67-105页
 第四节 《韵学》今韵的声调系统第105-129页
第三章 《韵学》今韵的音系性质第129-139页
 第一节 声调第129-130页
 第二节 声母第130-132页
 第三节 韵母第132-134页
 第四节 方音第134-137页
 第五节 《韵学》今韵音系试论第137-139页
第四章 《韵学》古音观第139-157页
 第一节 《韵学》古音观简述第139-145页
 第二节 《韵学·古叶》与《韵补》第145-153页
 第三节 《韵学·古叶》的古韵思想第153-157页
第五章 结论第157-163页
 第一节 《韵学》的价值第157-158页
 第二节 《韵学》的不足第158-159页
 第三节 结论第159-163页
参考文献第163-169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69-171页
致谢第171-173页
个人简历第173-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与语素“黄”参构的词语:语义分析和修辞阐释
下一篇:黄石方言量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