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陆军派阀与战略抉择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28页 |
一、研究问题与目标 | 第10-13页 |
二、研究现状、学术价值 | 第13-25页 |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不足之处 | 第25-28页 |
第一章 日本陆军派阀纷争之缘起与渐趋升级 | 第28-42页 |
第一节 日本陆军派阀之缘起 | 第28-32页 |
一、阀族的传统 | 第28-30页 |
二、毕业学校之差异 | 第30-31页 |
三、策略分歧与派阀观念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藩阀之争主导下的明治陆军派阀 | 第32-37页 |
一、近代日本陆军的创设 | 第32-34页 |
二、“长州阀”与“萨摩阀”之矛盾 | 第34-36页 |
三、“长州阀”之权威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大正期陆军派阀的矛盾冲突 | 第37-42页 |
一、“长州阀”的衰落 | 第37-38页 |
二、“改革派”与“信念派”之矛盾冲突 | 第38-40页 |
三、“改革派”优势地位的确立 | 第40-42页 |
第二章 大正末昭和初期日本陆军派阀的分化重组 | 第42-58页 |
第一节 “驱长”运动之高涨 | 第42-46页 |
一、“横断阀”的结成 | 第42-44页 |
二、“体验派”与“概念派”之冲突 | 第44-45页 |
三、“幕僚革新派”与“基层将校革新派”的策略分歧 | 第45-46页 |
第二节 “革新”理论的行动化 | 第46-51页 |
一、“一夕会”和“樱会” | 第46-48页 |
二、军内外“革新”势力渐趋联合 | 第48-50页 |
三、“昭和维新” | 第50-51页 |
第三节 “满蒙问题”的解决 | 第51-58页 |
一、“国家改造先行论”与“确保满蒙先行论” | 第51-52页 |
二、“石原构想” | 第52-54页 |
三、陆军中央与关东军之策略分歧 | 第54-58页 |
第三章 “皇道派”与“统制派”矛盾纷争 | 第58-86页 |
第一节 “皇道派”的全盛时代 | 第58-64页 |
一、“荒木人事” | 第58-61页 |
二、“皇道”理念 | 第61-63页 |
三、荒木的国策要纲与继任掌门人真崎 | 第63-64页 |
第二节 “统制派”的崛起之途 | 第64-72页 |
一、“幕僚革新派”的分化 | 第65-67页 |
二、渐进的“国家革新”方案 | 第67-70页 |
三、“统制派”与“皇道派”决裂 | 第70-72页 |
第三节 力量消长与矛盾激化 | 第72-79页 |
一、“永田人事” | 第72-74页 |
二、“士官学校事件”与罢免真崎 | 第74-77页 |
三、“皇道派”的反击 | 第77-79页 |
第四节 纷争之白热化 | 第79-86页 |
一、“二·二六事件” | 第79-81页 |
二、处理意见之分歧 | 第81-83页 |
三、“统制派”制霸陆军 | 第83-86页 |
第四章 “扩大”与“不扩大”之争 | 第86-114页 |
第一节 “不扩大派”的登场 | 第86-94页 |
一、石原莞尔“不扩大”思想之出笼 | 第86-88页 |
二、“不扩大派”渐趋形成 | 第88-91页 |
三、“不扩大”之实质 | 第91-94页 |
第二节 “扩大派”的强硬态势 | 第94-100页 |
一、“不扩大派”与“扩大派”的矛盾分歧 | 第94-96页 |
二、出兵华北 | 第96-97页 |
三、增兵问题的争执 | 第97-99页 |
四、“不扩大派”与“扩大派”纷争之实质 | 第99-100页 |
第三节 “不扩大”之后续 | 第100-106页 |
一、反对战局全面扩大 | 第100-102页 |
二、石原莞尔的“东亚联盟论” | 第102-103页 |
三、“不扩大”战略未付诸实施之原因 | 第103-106页 |
第四节 对华“和平”谋略 | 第106-114页 |
一、推进对蒋“和平”工作 | 第107-110页 |
二、对汪工作 | 第110-111页 |
三、谋划“蒋汪合流” | 第111-114页 |
第五章 “南进”与“北进”之抉择 | 第114-143页 |
第一节 “北进”图谋 | 第114-124页 |
一、“满洲国”建设计划 | 第115-117页 |
二、“北进”战略之强化 | 第117-120页 |
三、“对苏开战论” | 第120-124页 |
第二节 全面“南进” | 第124-132页 |
一、“南进”国策的正式确立 | 第124-126页 |
二、三国同盟的缔结 | 第126-128页 |
三、“南进”战略的推进 | 第128-132页 |
第三节“战”、“和”之争 | 第132-143页 |
一、石原莞尔与东条英机的矛盾纷争 | 第132-135页 |
二、“反东条运动”高涨 | 第135-138页 |
三、战败前的“和平工作” | 第138-143页 |
结语 | 第143-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5页 |
后记 | 第155-157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