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五首前奏曲作曲技法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序言 | 第7-12页 |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相关概念 | 第9-11页 |
| 章节安排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德彪西前奏曲的音乐风格和五首作品创作特点 | 第12-24页 |
| 第一节 德彪西前奏曲的音乐风格 | 第13-20页 |
| 一、音乐风格的形成 | 第13-18页 |
| 二、音乐风格的特点 | 第18-20页 |
| 第二节 五首前奏曲的创作 | 第20-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动机发展、主题处理与曲式结构分析 | 第24-66页 |
| 第一节 动机与动机发展 | 第24-46页 |
| 一、五首作品的动机分析 | 第24-32页 |
| 二、动机在乐曲中的应用及其变化处理分析 | 第32-46页 |
| 第二节 主题结构处理 | 第46-48页 |
| 第三节 曲式结构分析 | 第48-57页 |
| 一、《德尔菲的舞女》 | 第49-50页 |
| 二、《帆》 | 第50-52页 |
| 三、《原野上的风》 | 第52-54页 |
| 四、《棕发女郎》 | 第54-55页 |
| 五、《灌木林》 | 第55-57页 |
| 第四节 其他技法的运用 | 第57-64页 |
| 一、统一性 | 第57-59页 |
| 二、线条式写法 | 第59-61页 |
| 三、节奏的处理 | 第61-62页 |
| 四、特殊音型 | 第62页 |
| 五、织体特点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三章 调性与和声分析 | 第66-92页 |
| 第一节 采用传统理论分析 | 第66-75页 |
| 一、五首前奏曲中的调式 | 第66-70页 |
| 二、功能和声与调性 | 第70-73页 |
| 三、平行和弦的使用 | 第73-74页 |
| 四、持续音在五首作品中的应用 | 第74-75页 |
| 第二节 采用兴德米特理论分析 | 第75-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 结语 | 第92-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 附录1.《德尔菲的舞女》谱例 | 第98-100页 |
| 附录2.《帆》谱例 | 第100-103页 |
| 附录3.《原野上的风》谱例 | 第103-108页 |
| 附录4.《棕发女郎》谱例 | 第108-110页 |
| 附录5.《灌木林》谱例 | 第110-113页 |
| 后记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