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金湖凹陷戴南组隐蔽圈闭预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2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0-12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2-16页
    2.1 区域地质背景第12-13页
        2.1.1 构造区划特征第12页
        2.1.2 区域构造演化第12-13页
    2.2 戴南组勘探现状第13-16页
第三章 沉积体系与砂体展布特征研究第16-29页
    3.1 物源方向研究第16-18页
        3.1.1 碎屑组分分析第16页
        3.1.2 重矿物组合与分布特征第16-17页
        3.1.3 砂岩百分含量变化趋势第17-18页
    3.2 单井相分析第18页
        3.2.1 关X5 井单井相分析第18页
        3.2.2 桥8 井单井相分析第18页
    3.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18-21页
        3.3.1 三角洲相第19页
        3.3.2 扇三角洲相第19-20页
        3.3.3 水下扇相第20页
        3.3.4 湖底扇相第20页
        3.3.5 湖泊相第20-21页
    3.4 沉积相展布与沉积演化第21-22页
        3.4.1 沉积相平面展布第21-22页
        3.4.2 沉积演化特征第22页
    3.5 砂体展布特征及发育模式第22-29页
        3.5.1 砂层组划分第22-23页
        3.5.2 砂体展布特征第23-27页
        3.5.3 控砂机制及发育模式第27-29页
第四章 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第29-36页
    4.1 油藏解剖第29-31页
    4.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第31-33页
    4.3 油藏类型与成藏模式第33-34页
    4.4 隐蔽油气藏勘探有利区带预测第34-36页
第五章 戴南组储层预测关键技术研究第36-78页
    5.1 储层预测可行性分析第36-61页
        5.1.1 岩石物理特征分析第36-46页
        5.1.2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第46-54页
        5.1.3 正演模型研究第54-61页
    5.2 构造解释第61-66页
        5.2.1 综合层位标定第61-66页
        5.2.2 构造精细解释第66页
    5.3 叠后反演技术第66-72页
        5.3.1 Jason稀疏脉冲反演技术第67-71页
        5.3.2 Strata反演技术第71-72页
        5.3.3 AIW基于小波边缘分析建模的波阻抗反演技术第72页
    5.4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第72-78页
        5.4.1 地震属性的分类与应用范围第72-73页
        5.4.2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关键环节第73-78页
第六章 戴南组隐蔽圈闭预测研究第78-95页
    6.1 三河地区隐蔽圈闭识别第78-91页
        6.1.1 三河深凹带隐蔽圈闭识别第78-89页
        6.1.2 三河斜坡带隐蔽圈闭识别第89-91页
    6.2 龙岗地区隐蔽圈闭识别第91-95页
结论与认识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8页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98-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粉虫幼虫油脂、蛋白质及甲壳素的制备工艺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