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6-18页 |
1.1.1 研究背景:电信产业的高速发展与电信经济理论的滞后 | 第16-17页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3 研究对象与关键概念说明 | 第20-22页 |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20页 |
1.3.2 关键概念的说明 | 第20-22页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22-26页 |
1.4.1 本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 第24-25页 |
1.4.3 基本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8-57页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第28-49页 |
2.1.1 技术创新理论 | 第28-35页 |
2.1.2 电信规制理论 | 第35-41页 |
2.1.3 产业组织理论 | 第41-46页 |
2.1.4 协同演化理论 | 第46-49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49-56页 |
2.2.1 电信产业演化动力机制的相关研究 | 第49-51页 |
2.2.2 电信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51-55页 |
2.2.3 电信业技术、市场与政府规制分析框架的相关研究 | 第55-5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三章 技术是基础电信业的“第三只手” | 第57-95页 |
3.1 现代电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57-62页 |
3.2 对电信业自然垄断属性的分析 | 第62-68页 |
3.2.1 自然垄断性的技术定义 | 第62-64页 |
3.2.2 电信业自然垄断性的经济表现 | 第64-65页 |
3.2.3 电信业自然垄断性的本质成因及其可变性 | 第65-68页 |
3.3 电信业“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干预 | 第68-73页 |
3.3.1 电信业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 | 第68-69页 |
3.3.2 电信业市场失灵的案例分析 | 第69-73页 |
3.4 电信业“政府失灵”的存在与技术“第三只手”思想的提出 | 第73-82页 |
3.4.1 电信业政府失灵的理论分析 | 第73-74页 |
3.4.2 电信业政府失灵的案例分析 | 第74-80页 |
3.4.3 技术“第三只手”思想的提出 | 第80-82页 |
3.5 技术创新在中国电信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实证研究 | 第82-93页 |
3.5.1 实证技术与方法 | 第83-87页 |
3.5.2 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 第87-90页 |
3.5.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第90-9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四章 基础电信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95-127页 |
4.1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交互作用 | 第95-105页 |
4.1.1 市场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影响 | 第95-101页 |
4.1.2 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演进的动态影响 | 第101-104页 |
4.1.3 技术创新决定电信市场竞争和垄断的可能性边界 | 第104-105页 |
4.2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与政府规制体系的交互作用 | 第105-125页 |
4.2.1 行为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106-116页 |
4.2.2 国有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116-120页 |
4.2.3 独立规制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120-122页 |
4.2.4 技术创新对政府规制体系变革的推动作用 | 第122-12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五章 基础电信业市场竞争和政府规制体系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127-140页 |
5.1 引言 | 第127-128页 |
5.2 数据描述和变量说明 | 第128-131页 |
5.3 实证技术与方法 | 第131-135页 |
5.3.1 实证基准模型构建 | 第131-132页 |
5.3.2 计量经济学方法 | 第132-135页 |
5.4 实证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135-138页 |
5.5 本章结论与讨论 | 第138-140页 |
第六章 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的协同演化机理研究 | 第140-157页 |
6.1 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 第140-144页 |
6.1.1 技术创新与市场演进 | 第141-142页 |
6.1.2 技术因素与政府规制体系 | 第142-143页 |
6.1.3 政府规制政策与市场演进发展 | 第143-144页 |
6.2 基础电信业的螺旋式协同演化模型 | 第144-153页 |
6.2.1 经典产业组织分析范式——SCP | 第144-145页 |
6.2.2 传统SCP分析范式的扩展——TGM(SCP) | 第145-148页 |
6.2.3 基础电信业螺旋式协同演化模型的构建 | 第148-152页 |
6.2.4 对模型思想的进一步说明 | 第152-153页 |
6.3 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协同演化关系的数理模型 | 第153-15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56-157页 |
第七章 中国电信产业技术创新激励体系与规制制度框架的构建 | 第157-178页 |
7.1 中国ICT产业技术创新激励体系 | 第157-164页 |
7.1.1 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动力要素 | 第159-162页 |
7.1.2 技术创新组织内部动力要素 | 第162-163页 |
7.1.3 技术创新组织间动力要素 | 第163-164页 |
7.2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基点与指导思想 | 第164-170页 |
7.2.1 规制基点:正确认识基础电信业的演化规律和基本性质 | 第165-166页 |
7.2.2 规制指导思想 | 第166-170页 |
7.3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的政策构想 | 第170-178页 |
7.3.1 建立以促进技术创新为主导目标的激励性规制体系 | 第170-172页 |
7.3.2 坚持并把握适度的市场准入规制 | 第172-173页 |
7.3.3 建立面向产业融合的独立规制体制 | 第173-175页 |
7.3.4 推进国有电信企业产权改革和治理结构改革 | 第175-176页 |
7.3.5 加快出台全面、符合国情的电信法律 | 第176-178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78-182页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78-180页 |
8.2 研究未尽之处与未来展望 | 第180-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206页 |
致谢 | 第206-20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2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