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商业和服务性行业建筑论文

互联网时代商业综合体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6-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研究内容及重要概念界定第17-18页
        1.2.1 研究内容第17页
        1.2.2 重要概念界定第17-18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1.3.1 研究目的第18页
        1.3.2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9-21页
        1.4.1 国外相关研究第19-20页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20-21页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21-23页
        1.5.1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5.2 研究框架第22-23页
第2章 互联网时代对商业空间设计的影响第23-37页
    2.1 互联网时代概述第23-27页
        2.1.1 计算机网络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第23-25页
        2.1.2 移动电话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第25-26页
        2.1.3 电子商务的井喷式发展第26-27页
        2.1.4 “互联网+”新型商业模式的提出第27页
    2.2 商业综合体的发展与传统商业空间特点第27-32页
        2.2.1 我国商业空间发展概述第27-30页
        2.2.2 商业综合体发展概述第30-31页
        2.2.3 传统商业空间特点第31-32页
    2.3 互联网时代对商业空间设计的影响第32-37页
        2.3.1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心理行为转变第32-35页
        2.3.2 互联网时代经营模式转变第35-36页
        2.3.3 互联网时代对商业空间设计的影响第36-37页
第3章 互联网时代商业综合体空间设计倾向第37-56页
    3.1 商业空间组成要素及分类第37-39页
        3.1.1 商业空间组成要素第37页
        3.1.2 功能性空间与非功能性空间第37-39页
    3.2 互联网时代商业综合体功能性空间设计倾向第39-46页
        3.2.1 商业综合体功能构成第39-40页
        3.2.2 商业综合体功能性空间现状第40-43页
        3.2.3 互联网时代商业综合体功能性空间设计倾向第43-46页
    3.3 互联网时代商业综合体非功能性空间设计倾向第46-56页
        3.3.1 内部开放空间与外部开放空间第46页
        3.3.2 内部开放空间形制多样第46-48页
        3.3.3 商业综合体内部开放空间现状第48-49页
        3.3.4 外部开放空间类型丰富第49-52页
        3.3.5 商业综合体外部开放空间现状第52页
        3.3.6 商业综合体非功能性空间设计倾向第52-56页
第4章 当代典型商业空间案例研究第56-71页
    4.1 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商业综合体第56-61页
        4.1.1 福冈博多运河城第56-59页
        4.1.2 大阪难波公园第59-61页
        4.1.3 小结第61页
    4.2 高楼层商业综合体第61-66页
        4.2.1 香港朗豪坊第61-64页
        4.2.2 香港Mega Box第64-66页
        4.2.3 小结第66页
    4.3 环保与艺术贯穿的商业综合体:侨福芳草地第66-68页
    4.4 精细化主题设计的商业综合体:上海大悦城Ⅱ第68-71页
第5章 互联网时代商业综合体空间设计策略第71-86页
    5.1 设计前期策略第71-73页
        5.1.1 项目的准确定位第71-72页
        5.1.2 多元的业态组合第72-73页
        5.1.3 建筑师的提前融入第73页
    5.2 与城市关系策略第73-75页
        5.2.1 与城市交通的关系第73-74页
        5.2.2 与城市需求的关系第74页
        5.2.3 与城市肌理的关系第74-75页
    5.3 “互联网+”式策略第75-77页
        5.3.1 智能化体系的应用第75页
        5.3.2 “线上+线下”增强式互动第75-77页
        5.3.3 多媒体艺术的广泛应用第77页
    5.4 商业价值实现策略第77-82页
        5.4.1 合理业态布局第77-78页
        5.4.2 巧妙的人流动线设计第78-80页
        5.4.3 合理车流动线和停车场设计第80-81页
        5.4.4 屋顶空间再创造第81-82页
    5.5 空间设计策略第82-86页
        5.5.1 体验式贯穿设计第82页
        5.5.2 精细化主题设计第82-83页
        5.5.3 复合化功能设计第83-84页
        5.5.4 自由化平面设计第84页
        5.5.5 立体化景观设计第84-86页
第6章 设计实践——新密B-17-01地块世贸天地商业空间设计第86-97页
    6.1 设计缘起第86页
    6.2 设计背景及概况第86-90页
        6.2.1 设计背景第86-87页
        6.2.2 设计概况第87-90页
    6.3 空间设计第90-93页
        6.3.1 功能性空间设计第90-91页
        6.3.2 内部开放空间设计第91-92页
        6.3.3 外部开放空间设计第92-93页
    6.4 空间设计策略实践第93-95页
    6.5 小结第95-97页
结论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目录第102-103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目录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自学习预测扰动观测器的SI/HCCI汽油机空燃比控制研究
下一篇: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