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7页 | 
| 1.1 概述 | 第11-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1.2.1 私募股权投资的概念 | 第12-13页 | 
| 1.2.2 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 | 第13-15页 |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 1.4.1 研究特色 | 第16页 | 
| 1.4.2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 第2章 私募股权投资的基本理论 | 第17-20页 | 
| 2.1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 2.2 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模式与投资流程 | 第18-19页 | 
| 2.3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的意义 | 第19-20页 | 
| 第3章 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方式研究 | 第20-32页 | 
| 3.1 私募股权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 | 第20-26页 | 
| 3.1.1 IPO退出 | 第20-22页 | 
| 3.1.2 并购退出 | 第22-25页 | 
| 3.1.3 新三板退出 | 第25页 | 
| 3.1.4 股权转让 | 第25-26页 | 
| 3.1.5 股权回购 | 第26页 | 
| 3.1.6 破产与清算 | 第26页 | 
| 3.2 私募股权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比较 | 第26-29页 | 
| 3.2.1 主要退出方式优劣势比较 | 第26-28页 | 
| 3.2.2 主要退出方式适用情况 | 第28-29页 | 
| 3.3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情况与国际比较 | 第29-32页 | 
| 3.3.1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情况 | 第29-30页 | 
| 3.3.2 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情况 | 第30-32页 | 
| 第4章 私募股权投资并购退出案例研究 | 第32-43页 | 
| 4.1 案例介绍 | 第32-37页 | 
| 4.1.1 投资方——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第32页 | 
| 4.1.2 收购方——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第32-33页 | 
| 4.1.3 目标公司——上海英孚思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第33页 | 
| 4.1.4 东方富海投资英孚思为 | 第33-34页 | 
| 4.1.5 用友网络收购英孚思为 | 第34-35页 | 
| 4.1.6 并购结果 | 第35-37页 | 
| 4.2 并购退出的影响与意义 | 第37-38页 | 
| 4.2.1 东方富海获得理想投资收益 | 第37页 | 
| 4.2.2 用友网络横向延伸战略布局 | 第37-38页 | 
| 4.2.3 英孚思为实现产业协同与资源共享 | 第38页 | 
| 4.3 案例启示 | 第38-41页 | 
| 4.3.1 IPO退出存在不确定性 | 第38-39页 | 
| 4.3.2 IPO退出受资本市场环境影响 | 第39页 | 
| 4.3.3 IPO退出受行业监管政策影响 | 第39-41页 | 
| 4.4 寻求多元化退出方式 | 第41-43页 |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3-46页 | 
| 5.1 政策建议 | 第43-44页 | 
| 5.1.1 需要监管机构的政策支持 | 第43页 | 
| 5.1.2 积极发展并购基金 | 第43页 | 
| 5.1.3 优化升级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第43-44页 | 
| 5.1.4 完善创业板的相关制度 | 第44页 | 
| 5.1.5 构建多元化的退出渠道 | 第44页 | 
| 5.2 总结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