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论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大豆生产与进口问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5页
        1.2.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2.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2.3 数据来源第15页
    1.3 文献综述第15-19页
        1.3.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第15-16页
        1.3.2 大豆生产方面的研究第16-18页
        1.3.3 大豆进口贸易方面的研究第18-19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9-20页
        1.4.1 创新点第19页
        1.4.2 不足之处第19-20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20-23页
    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第20-21页
    2.2 贸易保护理论第21-23页
第3章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中国大豆生产与进口状况第23-30页
    3.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中国大豆的生产状况第23-26页
        3.1.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革前后中国大豆的总产量第23-24页
        3.1.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中国大豆的种植面积第24-25页
        3.1.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中国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第25-26页
        3.1.4 小结第26页
    3.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中国大豆的进口状况第26-30页
        3.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中国大豆的进口数量第26-28页
        3.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中国大豆的进口依存度第28-29页
        3.2.3 小结第29-30页
第4章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大豆生产的影响第30-35页
    4.1 土地供给结构优化第30-31页
    4.2 劳动力供给质量提升第31-32页
    4.3 技术研发投入增加第32-33页
    4.4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第33-34页
    4.5 小结第34-35页
第5章 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5-40页
    5.1 需求因素第35页
    5.2 成本因素第35-37页
    5.3 品质因素第37-38页
    5.4 政策因素第38-39页
    5.5 小结第39-40页
第6章 促进中国大豆生产与适度控制进口的对策建议第40-45页
    6.1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大豆生产区域布局第40页
    6.2 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推进转基因大豆种植第40-42页
        6.2.1 建设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第40-41页
        6.2.2 推进转基因大豆种植第41-42页
    6.3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大豆生产效率,改善大豆品质第42-43页
    6.4 完善大豆的补贴政策,提高豆农生产的积极性第43页
    6.5 实施合理的政策、条例与管理措施,适度控制大豆进口数量第43-44页
    6.6 制定合理的大豆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提高转基因大豆准入壁垒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作者简历第49-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兰登·温纳技术哲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长春威尔燃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