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玻璃纤维—硅藻土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3页
     ·复合改性沥青研究现状第15-16页
     ·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第16-19页
     ·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第19-21页
     ·玻璃纤维-硅藻土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第21-23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2章 玻纤-硅藻土复合改性沥青工艺与性能研究第25-41页
   ·单质材料基本指标第25-29页
     ·沥青基本指标第25页
     ·硅藻土基本指标第25-27页
     ·集料和矿粉技术性能指标第27页
     ·玻璃纤维技术性能指标第27-29页
   ·硅藻土改性沥青制备工艺研究第29-31页
   ·硅藻土对沥青胶浆改性规律分析第31-36页
     ·硅藻土改性沥青胶浆针入度变化规律分析第32-34页
     ·硅藻土改性沥青胶浆延度变化规律分析第34-35页
     ·硅藻土改性沥青胶浆软化点变化规律分析第35-36页
   ·玻璃纤维-硅藻土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工艺与试验研究第36-39页
     ·试验级配的选择与确定第36-37页
     ·配合比试验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3章 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第41-65页
   ·玻璃纤维-硅藻土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第41-45页
     ·车辙试验方法第41-42页
     ·车辙指标变化规律分析第42-45页
   ·玻璃纤维-硅藻土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研究第45-51页
     ·低温抗裂性评价试验方法的选取第46-47页
     ·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分析第47-51页
   ·玻璃纤维-硅藻土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研究第51-54页
     ·冻融劈裂试验方法第52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2-54页
   ·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疲劳寿命的分析第54-63页
     ·沥青混凝土材料疲劳寿命分析理论与方法第54-58页
     ·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疲劳寿命分析第58-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4章 玻纤-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凝土粘弹性能分析第65-91页
   ·现有粘弹性本构理论及模型第65-69页
     ·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理论第65-66页
     ·典型粘弹性模型第66-69页
   ·参数测量理论与方法第69-70页
   ·试验原理和方法第70-72页
     ·试验原理第70-71页
     ·试验方法第71-72页
   ·单轴蠕变参数分析方法及精度分析第72-79页
     ·伯格斯粘弹性参数识别方法第72-75页
     ·非线性拟合识别粘弹性参数精度分析第75-78页
     ·温度移位因子的确定方法第78-79页
   ·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粘弹性参数变化规律分析第79-89页
     ·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伯格斯模型粘弹性参数的确定第79-85页
     ·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粘弹性参数温度敏感性分析第85-88页
     ·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温度移位因子变化规律分析第88-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5章 玻纤-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分析第91-109页
   ·沥青混合料动态力学测试理论与方法第91-95页
     ·沥青混合料动态力学测试理论第91-92页
     ·沥青混合料动态力学测试方法第92-95页
   ·玻璃纤维-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凝土动态复模量试验研究第95-102页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理论解析第95-96页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动态压缩试验方法第96-97页
     ·动态压缩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第97-98页
     ·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动态压缩参数对比分析第98-102页
   ·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动态拉伸劲度模量试验研究第102-107页
     ·动态间接拉伸劲度模量试验方法第103-105页
     ·动态间接拉伸劲度模量变化规律分析第105-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09-113页
   ·研究结论第109-110页
   ·展望第110-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1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线控转向汽车容错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驾驶行为表征指标及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