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普惠金融发展前提 | 第11-13页 |
1.2.2 普惠金融发展进程研究 | 第13-14页 |
1.2.3 普惠金融测度研究 | 第14-15页 |
1.2.4 普惠金融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3.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研究重点与特色 | 第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普惠金融与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 | 第20-29页 |
2.1 普惠金融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2.1.1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第20-21页 |
2.1.2 普惠金融的内涵 | 第21-22页 |
2.1.3 普惠金融的范围界定 | 第22-23页 |
2.2 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2.2.1 城镇化基本理论 | 第23-24页 |
2.2.2 传统城镇化的涵义及不足 | 第24页 |
2.2.3 新型城镇化的涵义及特征 | 第24-25页 |
2.3 普惠金融发展对新型城镇化作用的理论机制分析 | 第25-28页 |
2.3.1 普惠金融发展对人口转移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25-26页 |
2.3.2 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机制分析 | 第26-27页 |
2.3.3 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统筹作用的机制分析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现状 | 第29-38页 |
3.1 中国普惠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 第29-33页 |
3.1.1 中国普惠金融人口渗透度 | 第29-30页 |
3.1.2 中国普惠金融地理渗透度 | 第30-32页 |
3.1.3 中国普惠金融服务状况 | 第32-33页 |
3.2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 第33-37页 |
3.2.1 人口转移 | 第33-34页 |
3.2.2 产业结构调整 | 第34-35页 |
3.2.3 城乡统筹 | 第35-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 | 第38-49页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数据选取 | 第38-39页 |
4.2 实证方法选取 | 第39页 |
4.3 评价过程 | 第39-44页 |
4.4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分析 | 第44-45页 |
4.5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时序分析 | 第45-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作用研究 | 第49-60页 |
5.1 数据选取和来源 | 第49页 |
5.1.1 普惠金融发展指标选择 | 第49页 |
5.1.2 新型城镇化进程指标选择 | 第49页 |
5.2 普惠金融发展对人口转移影响的实证 | 第49-51页 |
5.2.1 实证过程 | 第49-50页 |
5.2.2 普惠金融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指标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5.3 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 | 第51-53页 |
5.3.1 实证过程 | 第51-52页 |
5.3.2 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指标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5.4 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影响的实证 | 第53-54页 |
5.4.1 实证过程 | 第53页 |
5.4.2 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指标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5.5 对实证结果原因的解析 | 第54-5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0-65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1-63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个人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