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农村财政论文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风险及其应对研究--以D省S市(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为例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1 政府审计风险研究方面第12-13页
        1.2.2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研究方面第13-15页
        1.2.3 文献综述简评第15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创新和不足第16-18页
        1.4.1 创新第16页
        1.4.2 不足第16-18页
第2章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风险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第18-22页
    2.1 相关概念第18-20页
        2.1.1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第18页
        2.1.2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第18-19页
        2.1.3 审计风险第19-20页
        2.1.4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风险第20页
    2.2 基础理论第20-22页
        2.2.1 风险管理理论第20-21页
        2.2.2 “免疫系统”理论第21-22页
第3章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风险因素识别第22-29页
    3.1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环境风险因素第22-23页
        3.1.1 现行双重领导管理模式第22页
        3.1.2 扶贫资金审计领域法律制度缺失第22-23页
    3.2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主体风险因素第23-27页
        3.2.1 审计人员及专业人才不足第23-24页
        3.2.2 审计人员责任成本较低第24页
        3.2.3 审计关卡相对滞后,审前工作不到位第24-25页
        3.2.4 绩效关注不足,绩效评价标准单一第25-26页
        3.2.5 审计相关信息披露程度不足第26页
        3.2.6 对审计后续整改监督力度不足第26-27页
    3.3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客体风险因素第27-29页
        3.3.1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第27页
        3.3.2 审计内容信息化程度高第27-28页
        3.3.3 被审计单位内控不健全,可提取审计证据不足或失真第28-29页
第4章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风险应对措施第29-37页
    4.1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环境风险应对措施第29-30页
        4.1.1 增强审计机关独立性第29页
        4.1.2 建议完善扶贫资金审计领域法律制度建设第29-30页
    4.2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主体风险应对措施第30-34页
        4.2.1 适当增加政府审计购买服务第30-31页
        4.2.2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与责任意识第31页
        4.2.3 建立扶贫跟踪审计机制,创新审计方式方法第31-32页
        4.2.4 完善并推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32-33页
        4.2.5 建立健全审计相关信息披露制度第33页
        4.2.6 加大审计后续整改的监督力度第33-34页
    4.3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客体风险应对措施第34-37页
        4.3.1 搭建并利用审计数据分析平台第34页
        4.3.2 深化联网审计,创建科技化审计体系第34-35页
        4.3.3 健全被审单位内控制度,创建分类监管模式第35-37页
第5章 案例分析第37-50页
    5.1 D省S市(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工作情况分析第37-38页
        5.1.1 D省S市(州)相关背景第37页
        5.1.2 D省S市(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工作的具体安排第37-38页
    5.2 D省S市(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分析第38-45页
        5.2.1 扶贫政策落实方面审计风险因素识别第38-40页
        5.2.2 资金筹集管理分配使用方面审计风险因素识别第40-42页
        5.2.3 项目实施及效益方面审计风险因素识别第42-44页
        5.2.4 其他方面审计风险因素识别第44-45页
    5.3 D省S市(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风险应对措施第45-50页
        5.3.1 D省S市(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环境风险应对措施第46页
        5.3.2 D省S市(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主体风险应对措施第46-48页
        5.3.3 D省S市(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客体风险应对措施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后记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以H公司为例
下一篇:P2P网贷平台审计风险识别及应对研究--以DQ会计师事务所对宜人贷审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