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9-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4.1 国外学者 | 第11-12页 |
1.4.2 国内学者 | 第12-14页 |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4页 |
1.5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2. 会展经济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2.1.1 会展活动 | 第15-16页 |
2.1.2 会展行业 | 第16-17页 |
2.1.3 会展经济 | 第17-19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政府作用理论 | 第19页 |
2.2.2 国际竞争理论 | 第19-20页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页 |
2.2.4 产业关联理论 | 第20-22页 |
3. 中外会展经济的发展历程 | 第22-42页 |
3.1 会展经济的历史沿革 | 第22-24页 |
3.1.1 国外会展的发展历史 | 第22-23页 |
3.1.2 我国会展的发展历史 | 第23-24页 |
3.2 境外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 第24-27页 |
3.2.1 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3.2.2 发展模式 | 第26-27页 |
3.3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 第27-42页 |
3.3.1 会展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布 | 第28-36页 |
3.3.2 会展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36-42页 |
4. 制约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基于我国与新加坡的比较 | 第42-54页 |
4.1 两国会展经济的比较分析 | 第42-47页 |
4.1.1 政府与市场关系比较分析 | 第42-43页 |
4.1.2 会展场馆的比较分析 | 第43-44页 |
4.1.3 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 第44-46页 |
4.1.4 存在的差异 | 第46-47页 |
4.2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7-51页 |
4.2.1 会展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47页 |
4.2.2 展馆建设重复,利用率偏低 | 第47-49页 |
4.2.3 出国经贸展览市场扩张缓慢 | 第49-50页 |
4.2.4 缺少国际品牌展会 | 第50-51页 |
4.3 制约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原因 | 第51-54页 |
4.3.1 政府与市场关系不合理 | 第51-52页 |
4.3.2 会展国际竞争力不强 | 第52-54页 |
5.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54-60页 |
5.1 变量的选取 | 第54-56页 |
5.1.1 被解释变量 | 第54页 |
5.1.2 解释变量 | 第54-56页 |
5.2 回归模型的结果 | 第56-57页 |
5.3 实证结果的启示 | 第57-60页 |
6.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 第60-69页 |
6.1 会展经济发展模式的趋势分析 | 第60-63页 |
6.1.1 会展发展模式的趋势 | 第60-62页 |
6.1.2 会展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 | 第62-63页 |
6.2 会展经济的产业关联趋势分析 | 第63-69页 |
6.2.1 产业关联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法 | 第63页 |
6.2.2 我国会展与相关行业关联度的实证分析 | 第63-66页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6-69页 |
7.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69-73页 |
7.1 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完善管理体制 | 第69-70页 |
7.1.1 发挥好会展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69页 |
7.1.2 政府转换角色,优化管理 | 第69-70页 |
7.2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展馆智能化 | 第70-71页 |
7.2.1 会展线上线上融合发展 | 第70页 |
7.2.2 提高展馆的智能化水平 | 第70-71页 |
7.3 联动发展会展与旅游,延伸合作领域 | 第71页 |
7.3.1 树立旅游服务会展的概念 | 第71页 |
7.3.2 加强会展旅游的产业化 | 第71页 |
7.4 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竞争力 | 第71-73页 |
7.4.1 增强展会的国际竞争力 | 第71-72页 |
7.4.2 积极开拓出国展览市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