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绪论 | 第7-18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一)文化产业融资研究 | 第8-10页 |
(二)资产证券化研究 | 第10-12页 |
(三)基于无形资产的资产证券化研究 | 第12-14页 |
(四)无形资产的评估及政府在文化金融中的作用研究 | 第14-15页 |
四、主要研究理论和方法 | 第15-17页 |
(一)文化与金融理论 | 第15-16页 |
(二)政府角色理论 | 第16-17页 |
五、研究框架 | 第17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概述 | 第18-24页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与特点 | 第18-21页 |
一、资产证券化定义 | 第18-19页 |
二、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流程 | 第19-20页 |
三、资产证券化特点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和发展 | 第21-24页 |
一、资产证券化的起源 | 第21-22页 |
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价值 | 第24-33页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 | 第24-26页 |
一、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总体发展情况 | 第24-25页 |
二、我国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第25-26页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在文化产业的应用 | 第26-33页 |
一、资产证券化在文化产业应用的优势 | 第26-30页 |
二、资产证券化在文化产业应用需突破的难点 | 第30-33页 |
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在文化产业领域应用的实践探析 | 第33-52页 |
第一节 国外文化产业的无形资产证券化 | 第33-36页 |
一、电影版权的资产证券化 | 第33-34页 |
二、体育赛事门票收入的资产证券化 | 第34-36页 |
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以电影产业为例) | 第36-46页 |
一、院线层面 | 第36-39页 |
二、电影制片、发行层面 | 第39-46页 |
第三节 对中国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实践的解析(以电影产业为例) | 第46-52页 |
一、相同之处 | 第47-48页 |
二、不同之处 | 第48-50页 |
三、对进一步完善中国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 第50-52页 |
第四章 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的政府应为之处 | 第52-58页 |
第一节 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与政府关联性分析 | 第52-54页 |
一、市场失灵与非理性繁荣 | 第52-53页 |
二、政府失灵 | 第53页 |
三、有效政府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的政府应为之处 | 第54-58页 |
一、加强文化产业相关立法工作 | 第55页 |
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第55-56页 |
三、强化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者的宣传教育与评级机构管理 | 第56-57页 |
四、无形资产评估指导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