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9页 |
1.1 CO_2还原反应的催化 | 第13-20页 |
1.1.1 CO_2还原反应的意义 | 第13-14页 |
1.1.2 CO_2还原反应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1.3 CO_2还原催化剂的表征及评估方法 | 第18-20页 |
1.2 原位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第20-30页 |
1.2.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础 | 第20-27页 |
1.2.2 原位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应用及评价 | 第27-30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30-31页 |
1.4 参考文献 | 第31-39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39-49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39页 |
2.1.1 国药分析纯试剂 | 第39页 |
2.1.2 进口高纯试剂 | 第39页 |
2.1.3 实验气体和用水 | 第39页 |
2.2 主要仪器与装置 | 第39-43页 |
2.2.1 仪器 | 第39-40页 |
2.2.2 装置 | 第40-43页 |
2.3 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43-45页 |
2.3.1 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43-44页 |
2.3.2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44-45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45-47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第三章 吡啶在Pt电极表面吸附性质的研究 | 第49-80页 |
3.1 前言 | 第49-52页 |
3.1.1 超高真空环境下吡啶在Pt表面的吸附性质 | 第49-50页 |
3.1.2 电化学环境下吡啶在Pt电极表面的吸附性质 | 第50-51页 |
3.1.3 吡啶吸附吸附性质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争议 | 第51-52页 |
3.2 吡啶与吡啶阳离子的共吸附 | 第52-56页 |
3.2.1 Pt电极表面吡啶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第52-53页 |
3.2.2 吡啶与吡啶阳离子的吸附 | 第53-56页 |
3.3 吡啶与α-吡啶基的共吸附 | 第56-70页 |
3.3.1 Pt电极表面吸附态吡啶SERS的电势依赖性 | 第56-58页 |
3.3.2 α-吡啶基的发现及Pt表面吸附吡啶SERS谱峰的归属 | 第58-62页 |
3.3.3 吡啶与α-吡啶基的共吸附行为 | 第62-65页 |
3.3.4 Pt表面的第二层吸附吡啶 | 第65-66页 |
3.3.5 吡啶、α-吡啶基、水分子与表面氢的共吸附 | 第66-70页 |
3.4 吡啶与α-吡啶基共吸附的其他实验验证 | 第70-72页 |
3.4.1 非水溶剂中的吡啶与α-吡啶基共吸附 | 第70-71页 |
3.4.2 甲基吡啶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第71-72页 |
3.5 pH对吡啶与α-吡啶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影响 | 第72-75页 |
3.5.1 pH对SERS谱峰频率-电势关系的影响 | 第72-74页 |
3.5.2 pH对SERS谱峰强度-电势关系的影响 | 第74-75页 |
3.6 小结 | 第75-76页 |
3.7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第四章 吡啶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80-103页 |
4.1 前言 | 第80-86页 |
4.1.1 吡啶、含氮有机物催化CO_2光、电还原综述 | 第80-81页 |
4.1.2 吡啶催化机理存在的争议 | 第81-85页 |
4.1.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该电还原反应机理的优劣 | 第85-86页 |
4.2 吡啶在Pt电极表面催化CO_2还原反应的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 第86-95页 |
4.2.1 还原中间体CO的发现 | 第86-88页 |
4.2.2 表面吸附产物CO的性质 | 第88-90页 |
4.2.3 CO同位素实验 | 第90-91页 |
4.2.4 吡啶及α-吡啶基的吸附性质 | 第91-94页 |
4.2.5 其他相关还原中间体及反应产物的检测 | 第94-95页 |
4.3 吡啶电催化还原CO_2反应的机理讨论 | 第95-97页 |
4.3.1 对文献报道吡啶催化还原CO_2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95-96页 |
4.3.2 基于EC-SERS实验结果的吡啶催化还原CO_2反应机理推测 | 第96-97页 |
4.4 小结 | 第97-98页 |
4.5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结果与展望 | 第103-10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