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280家上市公司2012-2015面板数据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导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第12-13页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标第13-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3 技术路线图第16-17页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7-18页
        1.4.1 可能的创新第17页
        1.4.2 存在的不足第17-18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8-30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1 股权集中度第18页
        2.1.2 股权制衡度第18-19页
        2.1.3 公司绩效第19页
    2.2 理论基础第19-21页
        2.2.1 公司治理理论第19-20页
        2.2.2 两权分离理论第20页
        2.2.3 委托代理理论第20-21页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1页
    2.3 文献综述第21-30页
        2.3.1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第22-26页
        2.3.2 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第26-27页
        2.3.3 文献述评第27-30页
第3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现状分析第30-38页
    3.1 创业板上市公司现状分析第30-36页
        3.1.1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历史发展沿革第30-31页
        3.1.2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状况第31-32页
        3.1.3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特点第32-36页
    3.2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现状分析第36页
    3.3 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现状分析第36-38页
第4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8-56页
    4.1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理第38-39页
    4.2 研究假说第39-41页
    4.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第41页
    4.4 变量选择及模型构建第41-48页
        4.4.1 变量选择第41-45页
        4.4.2 模型构建第45页
        4.4.3 被解释变量的测度:因子分析第45-48页
    4.5 描述性统计第48-51页
    4.6 多重共线性检验第51-52页
    4.7 实证结果与讨论第52-56页
第5章 结论及建议第56-60页
    5.1 结论第56-57页
    5.2 对策建议第57-60页
        5.2.1 保持股权的适度集中,形成有效的决策、监督和制衡机制第57页
        5.2.2 创新更加科学、高效的高管激励模式,降低委托代理问题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不利影响第57-58页
        5.2.3 鼓励创业板上市公司拓展多元化业务,通过多元化业务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第58-59页
        5.2.4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健全创业板市场监管机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部控制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和规模的影响--基于不同产权性质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基于在线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吡啶电催化CO2还原反应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