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风险的伦理分析及治理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发展趋势与不足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因编辑的发展概述 | 第16-24页 |
2.1 基因编辑的定义和现状 | 第16-17页 |
2.1.1 基因编辑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基因编辑的特点 | 第16-17页 |
2.2 基因编辑的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2.2.1 ZFN技术 | 第17-18页 |
2.2.2 TALEN技术 | 第18页 |
2.2.3 CRISPR/Cas9 技术 | 第18-19页 |
2.3 基因编辑的应用范围 | 第19-24页 |
2.3.1 基因编辑在植物改良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2.3.2 基因编辑在动物水平的应用 | 第20-21页 |
2.3.3 基因编辑在人体中可能的应用 | 第21-24页 |
第3章 基因编辑应用的风险 | 第24-34页 |
3.1 基因编辑的风险分类 | 第24-29页 |
3.1.1 技术风险 | 第24-26页 |
3.1.2 社会风险 | 第26-27页 |
3.1.3 伦理风险 | 第27-29页 |
3.2 基因编辑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29-32页 |
3.2.1 知识与力量的失衡 | 第29-30页 |
3.2.2 技术应用系统的因果性影响 | 第30-31页 |
3.2.3 主体价值抉择和社会伦理观念影响 | 第31-32页 |
3.3 基因编辑风险的基本特征 | 第32-34页 |
第4章 基因编辑风险的伦理分析 | 第34-45页 |
4.1 伦理分析的理论框架 | 第34-38页 |
4.1.1 责任伦理 | 第34-35页 |
4.1.2 风险伦理 | 第35-37页 |
4.1.3 境遇伦理 | 第37-38页 |
4.2 人类基因编辑的伦理责任分析 | 第38-45页 |
4.2.1 体细胞基因编辑的风险与责任 | 第39页 |
4.2.2 生殖系细胞基因编辑的风险与责任 | 第39-45页 |
第5章 基因编辑风险的治理策略 | 第45-60页 |
5.1 基因编辑风险的治理原则 | 第45-51页 |
5.1.1 责任原则 | 第45-47页 |
5.1.2 不伤害原则 | 第47页 |
5.1.3 有利原则 | 第47-48页 |
5.1.4 尊重原则 | 第48-50页 |
5.1.5 公正原则 | 第50-51页 |
5.2 基因编辑风险的治理责任 | 第51-55页 |
5.2.1 政府的责任 | 第51-52页 |
5.2.2 科学家的责任 | 第52-54页 |
5.2.3 社会组织的责任 | 第54-55页 |
5.2.4 公众的责任 | 第55页 |
5.3 基因编辑风险的治理路径 | 第55-60页 |
5.3.1 道德层面:提升风险意识和加强责任教育 | 第55-56页 |
5.3.2 法律层面:健全基因编辑相关的法律体系 | 第56-57页 |
5.3.3 社会层面:促进风险沟通和舆论引导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