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4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永磁材料的概述 | 第11-19页 |
1.2.1 永磁材料的重要性 | 第11-13页 |
1.2.2 永磁材料的技术参量 | 第13-16页 |
1.2.3 永磁材料的发展及问题 | 第16-19页 |
1.3 纳米晶复合磁体提出与研究 | 第19-27页 |
1.3.1 纳米晶复合磁体的产生 | 第19-21页 |
1.3.2 纳米晶复合磁体的理论模型与计算 | 第21-24页 |
1.3.3 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1.3.4 纳米晶复合磁材料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1.4 块体 Nd_2Fe_(14)B/α-Fe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 第27-31页 |
1.5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第2章 实验原理与方法 | 第34-49页 |
2.1 前驱物的制备 | 第34-36页 |
2.1.1 Nd-Fe-B合金铸锭的制备 | 第34页 |
2.1.2 熔体快淬法制备非晶合金薄带 | 第34-36页 |
2.2 热压、热变形实验 | 第36-39页 |
2.2.1 热压设备及其原理 | 第36-37页 |
2.2.2 热压实验参数设定 | 第37-38页 |
2.2.3 热变形实验设备及原理 | 第38页 |
2.2.4 热变形实验步骤及参数设定 | 第38-39页 |
2.3 分析测量的方法和原理 | 第39-49页 |
2.3.1 阿基米德法测量密度 | 第39-40页 |
2.3.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及原理 | 第40-41页 |
2.3.3 磁性能测试分析 | 第41-44页 |
2.3.4 X射线实验分析及原理 | 第44-47页 |
2.3.5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 | 第47-49页 |
第3章 三元Nd_(10)Fe_(84)B_6合金织构及磁性能研究 | 第49-65页 |
3.1 引言 | 第49-5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3.3 同步高压热压缩变形制备块体各向异性 Nd_2Fe_(14)B/α-Fe 纳米复合磁体 | 第52-64页 |
3.3.1 前驱物的结构表征和变形工艺的设计 | 第52-54页 |
3.3.2 变形技术对样品磁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 | 第54-63页 |
3.3.3 变形过程中织构的形成和微结构的控制机理 | 第63-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合金成分对块状 Nd_2Fe_(14)B/α-Fe 永磁材料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 | 第65-85页 |
4.1 引言 | 第65-6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7-68页 |
4.3 非晶前驱物制备及表征 | 第68-69页 |
4.4 Cu元素添加对磁体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 | 第69-72页 |
4.5 Nd含量对磁体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 | 第72-75页 |
4.6 B含量对磁体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 | 第75-79页 |
4.7 变形量对磁体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 | 第79-84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5章 两步高压热压缩变形制备块体 Nd_2Fe_(14)B/α-Fe 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 | 第85-102页 |
5.1 引言 | 第85-86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86-88页 |
5.3 块状 Nd_2Fe_(14)B/α-Fe 磁体的微结构和磁性能研究 | 第88-98页 |
5.3.1 前驱物的结构与性能 | 第88-89页 |
5.3.2 磁体的微结构研究 | 第89-94页 |
5.3.3 磁体的磁性能测试和分析 | 第94-98页 |
5.4 变形过程对磁体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 第98-10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6章 不同变形技术制备各向异性块体 Nd_2Fe_(14)B/α-Fe纳米晶永磁材料 | 第102-117页 |
6.1 引言 | 第102-103页 |
6.2 实验方法 | 第103-104页 |
6.3 不同变形技术对磁体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 第104-108页 |
6.4 两步等温变形技术对磁体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 第108-114页 |
6.5 变形过程中Nd_2Fe_(14)B相织构的形成机理 | 第114-116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结论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