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电容器论文

杂原子掺杂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超级电容器的概述第14-19页
        1.2.1 超级电容器简介第14-17页
        1.2.2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第17-19页
    1.3 石墨烯基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第19-23页
        1.3.1 石墨烯与纳米材料的复合第20-21页
        1.3.2 石墨烯的化学掺杂第21-23页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5-33页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第25-26页
        2.1.1 实验原料与化学试剂第25页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5-26页
    2.2 实验材料的制备第26-29页
        2.2.1 硫掺杂石墨烯(S-RGO)和硫/氮共掺杂石墨稀(SN-RGO)的制备第26-27页
        2.2.2 硫/氮共掺杂多孔石墨烯(SN-PRGO)的制备第27-28页
        2.2.3 不同掺杂温度下硫原子掺杂石墨烯(S-RGO)的制备第28-29页
    2.3 样品表征方法第29-31页
        2.3.1 X射线衍射(XRD)第29页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9页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第29-30页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0页
        2.3.5 拉曼光谱(Raman)第30页
        2.3.6 低温氮气吸附-脱附第30页
        2.3.7 电导率第30-31页
    2.4 超级电容性能第31-33页
        2.4.1 电极材料的制备第31页
        2.4.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1-33页
第3章 基于GIC制备原理构建杂原子掺杂石墨烯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3-63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硫原子掺杂石墨烯的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3-47页
        3.2.1 硫原子掺杂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结构表征第34-37页
        3.2.2 硫原子掺杂石墨烯的结构表征第37-41页
        3.2.3 硫原子掺杂石墨烯的元素组成分析第41-42页
        3.2.4 硫原子掺杂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2-47页
    3.3 硫/氮二元掺杂石墨烯的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7-61页
        3.3.1 硫/氮二元掺杂石墨烯的结构表征第48-52页
        3.3.2 硫/氮二元掺杂石墨烯的XPS分析第52-54页
        3.3.3 硫/氮二元掺杂石墨烯的超级电容性能分析第54-61页
    3.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4章 硫/氮共掺杂多孔石墨烯(SN-PRGO)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63-87页
    4.1 引言第63页
    4.2 SN-PRGO的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63-75页
        4.2.1 SN-PRGO的结构表征第64-68页
        4.2.2 SN-PRGO的XPS分析第68-70页
        4.2.3 SN-PRGO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70-75页
    4.3 不同蚀刻剂浓度下SN-PRGO的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75-86页
        4.3.1 不同蚀刻剂浓度下SN-PRGO的结构表征第76-79页
        4.3.2 不同蚀刻剂浓度下SN-PRGO的超级电容特性研究第79-86页
    4.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5章 硫原子掺杂构型调控及其与石墨烯超级电容性能相关性研究第87-113页
    5.1 引言第87页
    5.2 不同掺杂温度下S-RGO的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87-101页
        5.2.1 不同掺杂温度下S-RGO的结构表征第87-92页
        5.2.2 不同掺杂温度下S-RGOs的XPS分析第92-94页
        5.2.3 不同掺杂温度下S-RGO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94-101页
    5.3 硫原子掺杂构型与超级电容性能的相关性研究第101-111页
        5.3.1 硫原子掺杂构型与掺杂温度的相关性研究第102-107页
        5.3.2 硫原子掺杂构型与石墨烯超级电容性能相关性研究第107-111页
    5.4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结论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29-132页
致谢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金与微球散射优化的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下一篇:块体Nd2Fe14B/α-Fe复合纳米晶磁体的织构生长与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