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黄姑鱼微卫星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7页
    1.1 转录组测序及其应用第10-11页
    1.2 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其应用第11-14页
        1.2.1 微卫星的概念第11页
        1.2.2 微卫星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第11-13页
        1.2.3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开发微卫星标记开发的应用第13-14页
    1.3 黄姑鱼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第14-15页
        1.3.1 黄姑鱼概况第14-15页
        1.3.2 黄姑鱼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5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第2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黄姑鱼SSR标记的开发与验证第17-3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7-20页
        2.1.1 实验材料第17页
        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17-18页
        2.1.3 黄姑鱼总RNA提取与检测第18页
        2.1.4 微卫星序列的查找与分析第18-19页
        2.1.5 黄姑鱼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第19页
        2.1.6 微卫星位点的初步筛选第19页
        2.1.7 PCR及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的筛选第19页
        2.1.8 微卫星验证结果分析第19-2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0-30页
        2.2.1 总RNA提取结果第20页
        2.2.2 转录组分析结果第20-21页
        2.2.3 微卫星标记位点的开发及多态验证第21-30页
    2.3 讨论第30-33页
        2.3.1 黄姑鱼转录组微卫星分布频率及碱基组成分析第30-31页
        2.3.2 微卫星的多态性分析第31页
        2.3.3 微卫星标记获取方法比较与分析第31-32页
        2.3.4 关于目的条带的判读第32-33页
第3章 三个黄姑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第33-4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3.1.1 实验材料第33页
        3.1.2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33页
        3.1.3 黄姑鱼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第33页
        3.1.4 PCR扩增第33-35页
        3.1.5 琼脂糖电泳及毛细管电泳检测PCR产物第35页
        3.1.6 数据分析第3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5-40页
        3.2.1 PCR扩增结果第35-37页
        3.2.2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7-39页
        3.2.3 群体变异分析第39-40页
    3.3 讨论第40-43页
        3.3.1 黄姑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0-41页
        3.3.2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41-43页
第4章 黄姑鱼两代雌核发育群体的纯合度分析第43-5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3-45页
        4.1.1 实验材料第43页
        4.1.2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43页
        4.1.3 黄姑鱼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第43页
        4.1.4 PCR扩增第43-44页
        4.1.5 琼脂糖电泳及毛细管电泳检测PCR产物第44-45页
        4.1.6 数据分析第4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5-49页
        4.2.1 PCR电泳结果第45-46页
        4.2.2 雌核发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6-47页
        4.2.3 两代雌核发育群体的纯合度第47-49页
    4.3 讨论第49-51页
第5章 总结第51-52页
    5.1 结论第51页
    5.2 论文创新点第51页
    5.3 展望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0页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杂色鲍HSP90、HSC70和HSP70基因启动子基本功能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Cathepsin B在日本囊对虾卵巢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