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长城电脑资产重组案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页
    1.2 文献综述第15-20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5-17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7-19页
        1.2.3 文献述评第19-20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20-22页
        1.4.1 研究创新第20-21页
        1.4.2 研究不足第21-22页
2 资产重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2-28页
    2.1 资产重组的基本概念第22-23页
        2.1.1 资产重组的内涵第22页
        2.1.2 资产重组的主要模式第22-23页
    2.2 资产重组的绩效评价第23-24页
        2.2.1 资产重组绩效评价的内涵第23页
        2.2.2 资产重组绩效的评价方法第23-24页
    2.3 资产重组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4-28页
        2.3.1 协同效应理论第24-25页
        2.3.2 委托代理理论第25页
        2.3.3 交易费用理论第25页
        2.3.4 政府推动假说第25-28页
3 长城电脑资产重组案例分析第28-44页
    3.1 长城电脑公司行业背景介绍第28-29页
    3.2 资产重组相关公司概况第29-31页
        3.2.1 关联公司关系图第29-30页
        3.2.2 相关公司背景情况介绍第30-31页
    3.3 长城电脑资产重组动因分析第31-33页
        3.3.1 集团新定位需要第31页
        3.3.2 基于公司自身转型需求出发第31-32页
        3.3.3 新战略市场广阔,盈利空间大第32-33页
    3.4 长城电脑资产重组操作方案及过程第33-35页
        3.4.1 长城电脑资产重组方案第33-34页
        3.4.2 长城电脑资产重组的过程第34-35页
    3.5 长城电脑资产重组对象分析第35-37页
        3.5.1 集团内部重组难度降低第35-36页
        3.5.2 业务与新战略方向匹配第36页
        3.5.3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第36-37页
    3.6 长城电脑资产重组模式分析第37-38页
        3.6.1 多种方式组合使用配合转型第37页
        3.6.2 避开现金支付,缓解交易压力第37页
        3.6.3 募集配套资金,考虑新业务需求第37-38页
    3.7 长城电脑资产绩效评价第38-44页
        3.7.1 财务指标分析第38-40页
        3.7.2 非财务指标分析第40-43页
        3.7.3 重组效果评价小结第43-44页
4 长城电脑资产重组案例总结与启示第44-50页
    4.1 长城电脑重组案的经验总结第44-46页
        4.1.1 利用重组把握住信息安全战略转型机会第44页
        4.1.2 事前尽职调查,事中优化调整第44-45页
        4.1.3 吸收与剥离一并进行第45页
        4.1.4 多角度推进重组整合第45页
        4.1.5 发挥集团内部重组优势第45-46页
    4.2 对国企资产重组的启示第46-50页
        4.2.1 理性对待资产重组第46页
        4.2.2 把握国家引导转型机遇第46-47页
        4.2.3 战略选择侧重发展潜力第47页
        4.2.4 事前做好详尽准备,合理控制风险第47-48页
        4.2.5 多角度谨慎选择重组对象第48页
        4.2.6 考虑多种资产重组方式结合使用第48-49页
        4.2.7 重视重组后续整合与信息沟通第49-50页
5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5.1 研究结论第50页
    5.2 研究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C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案例研究
下一篇:S公司ERP环境下内部控制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