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25页 |
1.3.1 物理法 | 第15-16页 |
1.3.2 化学法 | 第16-18页 |
1.3.3 生物法 | 第18-19页 |
1.3.4 三维电极法概论 | 第19-22页 |
1.3.5 SnO_2电极 | 第22-23页 |
1.3.6 电生物耦合概论 | 第23-25页 |
1.4 研究目的、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1.4.3 创新点 | 第26-27页 |
1.4.4 技术路线图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测量方法 | 第28-36页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8-29页 |
2.1.1 菌源 | 第28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28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1.4 溶液配制 | 第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6页 |
2.2.1 COD的测定 | 第29-31页 |
2.2.2 苯酚浓度的测定 | 第31-34页 |
2.2.3 pH的测定 | 第34页 |
2.2.4 电压的测定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反应器填料制备及反应装置 | 第36-40页 |
3.1 微生物的培养、驯化 | 第36-37页 |
3.1.1 微生物培养方法 | 第36页 |
3.1.2 微生物驯化 | 第36-37页 |
3.2 粒子电极制备 | 第37页 |
3.3 反应装置 | 第37-39页 |
3.4 反应器启动方法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处理苯酚废水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 第40-52页 |
4.1 单独三维电极法苯酚废水及生物反应器启动过程 | 第40-41页 |
4.2 停留时间对苯酚废水降解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 电压对苯酚废水降解效果影响 | 第42-44页 |
4.4 初始浓度对苯酚废水降解效果影响 | 第44-45页 |
4.5 曝气量对苯酚废水降解的影响 | 第45-47页 |
4.6 初始PH对苯酚废水降解效果影响 | 第47-48页 |
4.7 正交试验 | 第48-51页 |
4.7.1 正交实验结果 | 第48-49页 |
4.7.2 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4.7.3 追加实验 | 第50-5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降解苯酚动力学研究 | 第52-72页 |
5.1 苯酚降解动力学 | 第52-59页 |
5.1.1 扩散过程 | 第52页 |
5.1.2 吸附与解吸附过程 | 第52-53页 |
5.1.3 反应过程 | 第53-55页 |
5.1.4 连续反应器的解析 | 第55-57页 |
5.1.5 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生物降解苯酚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 第57-59页 |
5.2 各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59-68页 |
5.2.1 电压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59-62页 |
5.2.2 曝气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62-65页 |
5.2.3 初始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65-68页 |
5.3 反应器苯酚出水浓度方程 | 第68-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建议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