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12-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航班计划评估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航空运输系统仿真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航班计划仿真评估指标体系 | 第18-37页 |
| ·航班计划概述 | 第18页 |
| ·航班计划生命周期 | 第18-24页 |
| ·航班计划制定阶段 | 第19-20页 |
| ·航班计划运行阶段 | 第20-21页 |
| ·航班运行与航空公司 | 第20-21页 |
| ·航班运行与机场/ATC | 第21页 |
| ·航班计划评估阶段 | 第21-24页 |
| ·航班计划评估的传统指标 | 第21-23页 |
| ·仿真评估与传统评估的差异 | 第23-24页 |
| ·航班计划仿真评估指标选取 | 第24-35页 |
| ·市场需求评估指标 | 第25-27页 |
| ·旅客溢出模型 | 第25-26页 |
| ·k 因子的估计 | 第26-27页 |
| ·运营成本评估指标 | 第27-29页 |
| ·航线结构评估指标 | 第29-34页 |
| ·城市对式航线网络航线评估指标 | 第30-31页 |
| ·枢纽辐射式航线网络航线评估指标 | 第31-34页 |
| ·航班运行评估指标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航班计划运行仿真模型 | 第37-50页 |
|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介绍 | 第37-39页 |
|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概念 | 第37页 |
| ·离散事件系统模型元素 | 第37-38页 |
| ·离散事件仿真过程简介 | 第38-39页 |
| ·ServiceModel 仿真软件 | 第39-40页 |
| ·软件简介 | 第39页 |
| ·ServiceModel 模块与离散事件系统元素 | 第39-40页 |
| ·航班计划运行模型构建 | 第40-44页 |
| ·航班计划运行离散事件模型 | 第40-41页 |
| ·航班计划运行仿真模型模块 | 第41-43页 |
| ·航班计划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 第43-44页 |
| ·与不正常航班恢复系统接口 | 第44页 |
| ·仿真模型在ServiceModel 中的实现 | 第44-47页 |
| ·仿真模型实现方法 | 第44-46页 |
| ·模型对ServiceModel 的适应 | 第46-47页 |
| ·仿真模型校验 | 第47页 |
| ·仿真模型评估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仿真应用及分析 | 第50-61页 |
| ·实例仿真准备工作 | 第50-53页 |
| ·仿真模型校正 | 第50-51页 |
| ·航班计划信息 | 第51-52页 |
| ·仿真系统参数 | 第52-53页 |
| ·航班经济分析 | 第53-54页 |
| ·航班运行分析 | 第54-56页 |
| ·航班延误与缓冲时隙 | 第54-56页 |
| ·不正常航班恢复评估 | 第56页 |
| ·航线结构分析 | 第56-60页 |
| ·城市对式航线网络 | 第56-57页 |
| ·枢纽辐射式航线网络 | 第57-60页 |
| ·假设条件 | 第57-58页 |
| ·规模经济性分析 | 第58-59页 |
| ·衔接机会指数分析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论文总结 | 第61页 |
| ·研究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附录 | 第67-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