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5-18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8-2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2 建设工程共同体发展演变和社会网络属性分析 | 第27-37页 |
2.1 建设工程共同体的基本概念 | 第27-29页 |
2.2 建设工程共同体的发展演变 | 第29-31页 |
2.3 建设工程共同体的社会网络属性 | 第31-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乡村聚落建设工程共同体特征与社会网络构建 | 第37-54页 |
3.1 乡村聚落的内涵分析 | 第37-41页 |
3.2 乡村聚落建设的特征和内容 | 第41-46页 |
3.3 乡村聚落建设工程共同体与社会网络发展 | 第46-50页 |
3.4 乡村聚落建设工程共同体的社会网络构建 | 第50-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乡村聚落建设工程共同体的社会网络分析模型 | 第54-73页 |
4.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 第54-57页 |
4.2 乡村聚落建设工程共同体社会网络分析模型 | 第57-58页 |
4.3 工程共同体社会网络分析模型数据采集方法 | 第58-63页 |
4.4 工程共同体社会网络分析核心指标体系构建 | 第63-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5 乡村聚落建设工程共同体的复杂网络演化仿真 | 第73-95页 |
5.1 复杂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 第73-76页 |
5.2 基于复杂网络的乡村聚落建设工程共同体模式 | 第76-84页 |
5.3 乡村聚落建设工程共同体的复杂网络核心指标 | 第84-86页 |
5.4 乡村聚落建设工程共同体的网络演化仿真模型 | 第86-9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6 乡村聚落建设工程共同体社会网络评价与优化 | 第95-116页 |
6.1 基于信息熵的乡村聚落建设共同体社会网络评价与应用 | 第95-102页 |
6.2 基于伙伴关系的乡村聚落建设共同体社会网络优化分析 | 第102-108页 |
6.3 乡村聚落建设共同体社会网络伙伴关系优化方法与应用 | 第108-11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7 案例研究 | 第116-143页 |
7.1 堰河村建设工程共同体社会网络实地调查 | 第116-120页 |
7.2 堰河村建设工程共同体的社会网络图绘制 | 第120-124页 |
7.3 堰河村建设工程共同体社会网络结构分析 | 第124-132页 |
7.4 堰河村建设工程共同体复杂网络演化仿真 | 第132-137页 |
7.5 堰河村建设工程共同体社会网络评价优化 | 第137-141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141-143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43-148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143-145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145-148页 |
致谢 | 第148-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62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2-164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第164-165页 |
附件1 堰河村建设参与方行为及关系汇总表 | 第165-172页 |
附件2 堰河村建设工程共同体社会网络关系矩阵 | 第172-188页 |
附件3 堰河村建设工程共同体网络熵评价计算结果 | 第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