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语境下的花儿会民俗研究--基于二郎山花儿会的田野调查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7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页 |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五、相关研究简要回顾 | 第10-17页 |
第一章 岷县二郎山花儿会的村落空间 | 第17-24页 |
第一节 田野地的选择——岷县二郎山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村落简介 | 第18-24页 |
一、村落历史沿革 | 第19-21页 |
二、自然生态 | 第21页 |
三、民间信仰 | 第21-22页 |
四、商业贸易 | 第22页 |
五、当地生产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田野实录:花儿会展演 | 第24-37页 |
第一节 寻找联系人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二郎山花儿会序曲 | 第25-31页 |
第三节 二郎山花儿会高潮 | 第31-37页 |
第三章 花儿会的民间信仰因子 | 第37-50页 |
第一节 从花儿会看岷县多元化信仰形成原因 | 第38-39页 |
第二节 从花儿会透视的岷县湫神信仰 | 第39-43页 |
一、湫神信仰的来源 | 第40页 |
二、岷县二郎山湫神有哪些 | 第40-41页 |
三、十八湫神形象 | 第41-42页 |
四、湫神信仰的世俗性特点 | 第42-43页 |
第三节 花儿会期间的湫神出巡 | 第43-47页 |
一、泼水活动 | 第44-45页 |
二、佛爷落娇听花儿 | 第45-47页 |
三、金火娘娘庙 | 第47页 |
第四节 民间信仰对花儿会的推进 | 第47-50页 |
第四章 花儿会——村落民众的集体娱乐方式 | 第50-56页 |
第一节 “浪会” | 第50-52页 |
第二节 情愫表达 | 第52-56页 |
一、爱情花儿 | 第52-54页 |
二、生活花儿 | 第54-56页 |
第五章 当地政府对花儿会的重构 | 第56-66页 |
第一节 花儿歌手班培训 | 第56-62页 |
一、花儿歌手培训班 | 第57-58页 |
二、花儿歌手大赛 | 第58-59页 |
三、优秀花儿歌手 | 第59-62页 |
第二节 花儿歌手大赛推行中遇到的问题 | 第62-63页 |
一、传统观念影响 | 第62页 |
二、谋生方式的转变 | 第62-63页 |
第三节 反思政府是否破坏了花儿的语境 | 第63-64页 |
第四节 花儿传播的新媒介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页 |